知否原著若眉委身做妾,依旧过不好日子

公主恩淇

若眉,是盛明兰带去顾家的一个陪嫁丫环。

若眉长得好看,肚子里也有几滴墨水,所以,在一众丫头里,她总是显得有些“另类”。她向来自诩清高,从不和丫环们嬉闹玩乐;她看不上巩姨娘身边的两个丫环,觉得他们千方百计往老爷眼前晃,是不自知;她甚至连顾廷烨都不稀罕,觉得他一介武夫,不如读书人性情温善,懂得怜香惜玉。

这样的若眉,盛明兰对她是又爱又恨的。爱,是因为她知趣守礼,也有眼力见。但凡顾廷烨在,她都会躲在别处不露面,很知道避嫌;恨,是因为她太过清高,做事情只认自己的理儿,对他人的好意相劝,她都无动于衷。

早在盛明兰还未出嫁时,若眉就和盛明兰说过:“我绝不做小,便是吃糠咽菜也认了。”

可是后来,她随盛明兰嫁到顾家后,却看上了早就家室的顾廷烨的幕僚公孙白石先生。并且主动请缨,给公孙先生做妾。

若眉态度的转变,盛明兰是不理解的。

若眉本可以通过盛明兰的操持,找一个好人家嫁为正妻的,可她偏偏要给人做妾。并且公孙先生的年纪,足可以当她爹了。

就连翠微都说,模样性情,当是若眉。

可见,若眉若想有更好的出路,一点不难,可她自己却以为,嫁给公孙先生,就是最好的出路。

若眉这么想,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她太自恋了。她觉得自己的品貌和性情,给公孙先生做妾,是绰绰有余的。所以,看在这一点,公孙先生也不会慢待她;

其二,她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她知道公孙先生才华卓越,而她自己,也喜欢附庸风雅,那么他们二人在一起,很可能达到精神上的契合,成为交心的伴侣。

不得不说,若眉对婚姻想象得太简单了,她以为男女之间能够风花雪月就够了,可公孙先生却是个怪才。

他很务实,又淡泊乖张,他虽然也中意若眉,却不想被世俗之礼束缚,弄得太打眼,只想悄悄纳了若眉,不愿多声张。

若眉却不理解公孙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风。她与丫头抱怨了此事,使得“公孙先生纳妾”的消息不胫而走,惹得公孙先生十分不悦。若不是碍着盛明兰的面子,他甚至都不想要若眉了。

公孙先生斥责若眉说:

“不求你如何贤德,不想连区区口舌也守不住。果是藤木不堪为梁柱,如此不堪重托,以后生下孩儿,还是由夫人教养罢。”

婚前就如此,婚后又能好到哪里去?

若眉没有迎来和公孙先生的风花雪月,反而,备受冷落。公孙先生不让她进书房,只让她伺候起居,这样一来,所谓精神的契合,更无从谈起。

更惨的是,公孙先生有正妻,且他的正妻心细如发,深体人心,就连盛明兰都觉得,若眉在公孙夫人面前,怕是不够看的。

我曾经想过,若眉这样的女子,算得上是丫环里出类拔萃的了,为何她委身做妾,依旧过不好日子?

她太自以为是了。

若眉这样的女人,不够通透,嫁给谁,都难幸福。

《有匪》里有一句话:“人得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倘若都是栋梁,谁来做劈柴?”

而若眉,既然选择了做劈柴,就不该还想当栋梁。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男人,就注定过什么样的日子。

若眉想给公孙先生做妾时,跟盛明兰说:“奴婢敬慕公孙先生的为人,仰佩先生的学问,愿与先生为奴为婢,牛马一生。”

既然仰慕公孙先生的为人,又为何对公孙先生要低调结合的做法感到不满?愿与先生为奴为婢,又为何十分想去公孙先生的书房伺候文墨,以示自己与那些普通女人的“不同”?

其实,若眉不甘心做一个普通的妾氏。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期待活成的样子,该是“宠妾”林姨娘那般。

可她没搞明白的是,公孙先生不是盛纮,他一生洒脱不羁,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人的左右和牵制。

所以纵然她心有不甘,也无济于事。

当若眉和盛明兰诉苦,希望盛明兰为她说几句好话,从中调剂一下她和公孙先生的关系时,盛明兰劝她:“其实你是什么样的人,压根不要紧,要紧的是,先生要的是怎样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若眉懂得安分守己,踏实做好妾氏的本分,公孙先生不会苛待她。反而,她若还是整日胡思乱想,意图做那个“不凡”的女人,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其实婚姻,本不该过于“理想化”。

我能看出若眉对婚姻,对伴侣有很大的期许。公孙先生是她看上的,也是她主动要嫁的。她希望她的感情世界里,也能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可她忽视了现实。

我想说,女人对婚姻有期待,没有错,但期待过高,就是大错特错。

真实的婚姻里,酸甜苦辣一样都不会少,你若期待过高,而现实又达到不了,那么苦的,还是你自己。

与其钻这种牛角尖,不如学着让自己敞亮一些。

剧版《知否》里,盛明兰说:“对不是自己的东西起了指望,日后受苦的只有自己。”

与其指望那些根本抓不住的东西,不如现实点,把握好当下。而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过好日子。

对若眉而言,身为公孙先生的妾氏,只需安守本分地服侍好男人,就够了。她无需多想,就凭公孙先生在顾廷烨眼里的颇高地位,若眉就一定有不错的安置。

可她偏偏还想要更多。

若眉自降身份,只为了要得到更多,这是她的“贪心”。

没有女人甘愿做妾的,除非她能得到更多。

林姨娘嫁给盛纮,是看中了盛纮好拿捏,而盛家的经济条件也不错,能给她体面的生活,比嫁给普通人家做正妻,要实惠得多。

若眉也是如此。

公孙先生有学识,人品也过硬,又得顾廷烨珍视爱戴,给他做妾,好处也是不少的。

《楚乔传》里萧策和对楚乔说过:“人生有很多路,你选择了一条,就必须放弃一条。”

若眉选择做妾,就要接受这种身份带来的桎梏。

公孙先生早就说过,若眉不堪重托,生下孩子要给夫人养。可若眉面对这样的窘境,她想的不是怎么做好公孙先生的妾,弥补她曾经的过失,而是找盛明兰求情,希望公孙先生看在她生子不易的份儿上,让她自己养孩子。

一个跌了跟头还不知悔改,依旧想要更多的人,她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丝毫大局观。那么,她又何德何能驾驭更好的日子呢?

绿枝讽刺若眉道:“她还有脸诉苦?先生是打她了还是骂她了,不过是没像戏文里说的体贴的描眉吟诗罢了。想叫夫人替她出头?我呸,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她是给做妾,不是去做祖宗,还想多舒坦?”

绿枝的话,虽然难听,却句句说到点子上。

若眉不过是个妾,她本不该有过多指望的,这一点,早在她选择做妾时,就该有觉悟了。可她自始自终都心存侥幸,希望自己是幸运的那个。

这,何尝不是一种贪心?

细想起来,若眉之所以真么贪心,是她从来都觉得自己不错,是值得得到更多好处的。就连盛明兰看到婚后若眉的状态,都不禁叹息,说她依旧是原先那个孤芳自赏的若眉。

女人孤芳自赏,说好听的,是孤傲清高,说难听了,就是目下无尘,自以为是。

这样的女人,活在虚妄的世界里,以为凭借自己的本领,很多东西,都触手可及。

可实际上,所有美好都并非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去创造的。指望男人抵达理想的目的地,其实是最难走的一条路。

公孙先生对原配夫人都没有多爱,顶多是怀有愧疚,那么他对若眉这个可有可无的妾氏,又能有几分上心?

他不过是想要个“乖巧懂事,安分守己”的女人,如果符合这一点,即使笨一点,丑一点,都无妨。

也就是说,纵然若眉美若天仙,又有才华,于公孙先生而言,却是无用。

所以女人,千万不要高估你在男人眼里的位置。

婚姻都是带有功利属性的,而男人大都现实。他有多重视你,首先要看你能为这个家做什么?而女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斤两,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最好的出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0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