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工具24道工序福州角梳非遗传承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N海都全媒体记者李琪陈晋马俊杰见习记者胡杨文/图

提起角梳,福州人都不会陌生。角梳与脱胎漆器、油纸伞一起,被称为“福州三宝”。作为非遗保护项目,一把角梳,是如何从原料牛角制作成的?

2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闽侯县南屿的双福工艺场,拜访角梳非遗保护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连信,探访角梳的制作工艺。

角梳与脱胎漆器、油纸伞一起,被称为“福州三宝”

“拜师学艺十年,十根手指没有完好无损的”

今年55岁的陈连信,家中几代都以制作角梳为生。作为家中第四代传承人,他16岁时便开始拜师学艺。“那个时候拜师学艺非常辛苦,角梳的传统手工制作需用到16种工具,差不多有24道工序,需要反复打磨超过次。一道一道工序学过去,前前后后要花费近十年时间,才算学成。”

25日上午,记者来到陈连信的角梳制作工厂,在前厅,摆放着传统手工制作角梳所使用的工具。

“这是开齿锯,一套有大小不同的13把,可以开密度不同的梳齿。”记者尝试着拿起其中一把,约重2.5公斤,单单拎在手中就需费一些力气,更不用说拿着工具在牛角上灵活操作了。“光是全部学会这些工具,就要用上几年时间,要想把角梳做好,就要花更多时间去仔细琢磨了。”

回忆起年轻时学艺的日子,陈连信连连感叹辛苦,“跟着师傅,做不好就得挨骂,从早学到晚,十根手指没有一根是完好无损的,多多少少都受过伤。”除了跟随父亲学习,为了融各家之长,改进福州角梳制作的技艺,陈连信还到全国各地拜师学艺。“以前总有人抱怨我们的梳齿梳了头皮会痛,我就专门跑到湖南衡阳的木梳厂,去学了一个月,回来后改进了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工序仍纯手工,才能保证机器制梳的质量”

以前,陈连信祖辈制作角梳都以家庭作坊为主,到了陈连信的父亲那一辈,有了生产队的工厂,生产规模变大了,但仍然是纯手工制作。而到了陈连信这一代,为了适应人工费的上涨和需求量的扩大,他将原本的纯手工制作变成了机械化生产。

使用电动工具只是减少劳动强度,代代相传的工序并没有减少

上午,记者走进了陈连信的机械化角梳生产车间,“为满足角梳制作需求,这些机器都是找人专门设计定制的。”陈连信告诉记者,将机械引入角梳制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四处向同行取经,也凭借自己制作角梳的经验,一次次地对机器进行改进,才最终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

陈连信凭借自己制作角梳的经验,一次次地对机器进行改进,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

虽然变成了机器生产,但角梳的制作工序并没有减少,在最为关键的环节,陈连信仍然坚持纯手工。“选料和画坯看似简单,实则是最为重要的工序,一块料子能做成什么,都需靠老师傅人工判断。”在选料阶段,对牛角原料进行粗分,去掉废料,再将薄厚不同的料子分开,之后才进入“压坯”工序。画坯则是将模具的形状画在料子上,仅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师傅就要依据厚度、大小、颜色来判断一块料子能否做成头梳、刮痧板还是其他产品。

“在关键工序保持纯手工操作,才能保证机器制作出来的角梳和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在质量上没差别。”陈连信告诉记者。

“福州角梳能做到同一形制同一形状”

在陈连信的生产车间内,墙上都挂着温度湿度表,实时监测着房间内的温湿度。“其实角梳制作是看天吃饭的技术活。”陈连信告诉记者,制作角梳时,空气不能太干燥,否则会造成角梳开裂。“牛角是一种角蛋白,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开裂。福州的海洋性气候,空气潮湿,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合角梳的制作。”

年,陈连信曾经到北京设厂生产角梳,最终因角梳开裂的问题无法解决,回到闽侯南屿开辟生产线。

除了气候十分适合角梳生产以外,福州的角梳制作技艺比起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的优势。“在纯手工制作的时代,福州的角梳就能做到同一形制同一形状,而其他地方制作的角梳只能根据料子的形状做梳,几乎把把都不一样。”陈连信告诉记者,要达到福州角梳这样的要求,必须要有过硬的压坯技术,再依据模具画出一致的形状。“即使到现在,其他地方的压坯技术还是达不到福州的标准,还有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学艺。”

编辑:游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