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端午节会消失吗
人类的文化以难以预测的方向发展,文化特有的习俗符号,或流传下来,或慢慢消失!
有人会说,文化会消失啊?我肯定地告诉你,会。
流传下来的建筑文化符号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她会消失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传统节日的发展演变历史,发现我国就有很多节日消失了。比如,农历正月初三在很早以前定为田的生日,农耕社会中,农民种粮食的田不断为我们生产出粮食,祖先们心中有爱,正月初三给她放一天假,你看古人挺有人文情怀的。
古代一些职业也有讲究,有忌讳。很早以前,船夫看见老鼠不能打,要是殴打了它们,惊吓了它们,万一怀恨在心,晚上给你的船打几个洞怎么办?这就是禁忌文化。
可是后来人们觉得,收完粮食,田都是闲着,相当于在放假;船也因为使用钢铁制造,不再怕老鼠打洞,船夫看见老鼠终于敢殴打它了,再也不需要装着很友善。
所以,慢慢的这些文化习俗就消失了。
流传下来的民族风俗至于流传下来的节日也有很多,我们几天后的端午节就是。龙舟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熏艾草成了端午节的特有习俗。说到粽子我就觉得很饿、想到龙舟赛我们就想去看一看,有的单身男可能以看龙舟赛的名义钻到人群里去泡妞。千万别觉得好笑,很多文化习俗正因为被后人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才得以延续下来。
知府宝就带你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看看端午节吧。
第一个文化符号——龙舟赛
龙舟吗,像龙,身材窄小,有龙头龙尾,装扮的非常漂亮,装点得很喜庆。这明显就是一个赛事的吗!有人研究后说,其实龙舟赛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的崇拜仪式,这个部落就是古越国,就在浙江一带。
赛龙舟第二个文化符号——吃粽子
其实,吃粽子是夏至的一个习俗。粽子最初用来祭祖,敬献神灵的。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至今在古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粽子还是包成牛角形的,这是一种神圣的食品,神灵都爱吃,人们觉得吃了它就可以辟邪、驱魔。
古老的牛角粽另外两个文化符号——喝雄黄酒、熏艾草。古代认为五月初五日子不好,叫恶月恶日,有瘟疫鬼怪会降临人间,所以这天会烧艾叶祛除不干净的东西,要喝雄黄酒以避瘟疫。古老的传说中,许仙的娘子白素贞就是在端午节喝了一杯雄黄酒现出原形吓坏了许仙。
白蛇传我们发现,不同部落、地区的端午习俗经过演变,慢慢融合在了一起,再后来,端午被赋予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节日的意义是人赋予的,一个节日的外在仪式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在流传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意义,以及把不同的意义融合在一起,就会不断丰满起来,被更多的人、在更广泛的地区达成一种文化共识,从而让它更具生命力。相反,就会走向消亡。所以,中国最强大的动物是集合了12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龙!
中国龙一个组织、一个公司,一个人,发展壮大,走向辉煌,又何尝不是如此,需要不断地兼容并包,融合更多的意义、功能才能延续、发展、强大呢?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