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牛角尖的痛苦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案例回放初次见到S先生让我吃了一惊:他面容苍白、眼神闪烁不定、满嘴脏话。他患有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患龄已长达12年,一直在精神卫生中心服药。由于不断地听到亲朋好友谈论起心理咨询,加之多年服药,但病情始终反反复复,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我这里。S先生有着强迫思维的典型症状:反复思考某些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不难解决的问题;过去经历的事情总是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反复呈现,挥之不去;联想丰富,抱怨极多,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抱怨妻子对自己不够体贴,抱怨朋友不够耐心,抱怨同事之间全是勾心斗角,抱怨钟点工偷懒……当进入S先生的内心就会发现,他对外界所有的抱怨其实都来自于他对自身的不满,是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在他人他物上的一种投射而已。S先生的纠结在于:“别人会如何评价我?别人一定觉得我一无是处;只要一说话,别人就会发现我的无知。他们会不会恨我、嫌弃我?会不会因为讨厌我而加害于我?”S先生每天都陷在类似的思维中不能自拔,以致极端痛苦不堪,睡眠状况相当糟糕,如果没有药物的帮助几乎无法入眠。由于人类自身是有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会自动启用。同理,长期自我价值感的低下,让S先生感到非常痛苦,在无法自行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情况下,贬低他人,拉低他人的价值线就成了S先生唯一能让自己感到好过一点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让他的人际网络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身边几乎没有朋友,婚姻关系也岌岌可危。在诊疗室内,S先生再次复制了平时的思维方式,他不断地质疑我的治疗水平,一直在问我如果他觉得有必要时,可不可以换其他的咨询师(在我之前他已换过3个咨询师),但同时又担心他的质疑会影响我的情绪,对他心生不满,从而一直在为他的质疑解释,陷入了对我有可能的报复行为的深深忧虑中。S先生有一句强迫思维者典型的口头禅——“不是……”,一切的表述都是在否定他人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治疗后,我和他的咨访关系有了一定的基础。当我将他的用语习惯呈现在他的面前时,S先生相当吃惊。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口头禅,相反,他一直坚信自己是一个非常客观讲理的人。随着治疗的渐渐深入,S先生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原来,S先生的双亲——尤其是父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动辄打骂。当我问他是否能回忆起父亲对他曾有过的肯定和鼓励时,S先生回答:“肯定和鼓励一定是有的。”我进一步问:“那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呢?”在听了大量关于父亲对他是如何不满、严厉的例子后,我希望能听听S先生讲述父亲是如何正面肯定和鼓励儿子呢?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S先生颇为踌躇了一番。在嘀嘀咕咕一阵后,S先生终于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竟然想不起一件受到父亲肯定或鼓励的具体事例。虽然直觉告诉他这样的事例一定有,但由于数量实在太少,又经过岁月的冲刷,S先生的记忆之门已经关闭了。在他看来,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达到父亲的要求。如果父亲能够在某一天稍微和颜悦色地对待他,S先生就已经很满足了。成年后,虽然父亲已经离世,但S先生对自己始终高标准,严要求。总对自己和所处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不够好,并认为自身所谓的缺点与不足,别人都能够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别人是不会看重自己的。同样,S先生也在以严苛的标准要求别人。在他的眼里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瑕疵,都很糟糕。S先生也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他努力想控制自己不要如此这般苛责自己、苛责他人,但做不到,于是便陷入了既不愿意去苛责,但又无法不去苛责的漩涡中。刘老师有话说父亲严厉的身影似乎从未从S先生的脑海中消失过。严厉的双亲如果不能够在孩子人格形成之初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将无法接受、认可自己,内心始终有一根手指在指向自己,最终形成自我价值不独立、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对自身具备的优点视若无睹。相反,对自身的缺点却会扩大化、严重化。而一个自尊很低的人是无法给予他人足够尊重的,最终也就无法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在“自尊”、“尊人”和“被人尊”的循环中,自尊是基础。低自尊人群的人际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往往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刘老师有办法针对S先生,要分两步走:第一阶段重点在强迫思维的治疗上。在治疗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分别采取对S先生高度紧张的情绪进行舒缓;日常生活结构化;导入制想法等等手段。第二阶段重点在自我效能感的重新构建上。自我效能感重建,重点会放在提高自尊。希望S先生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也能感知到自身的闪光点。在自尊提高的基础上,修复当前的人际网络,调整婚姻关系。要帮助S先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独立:比如,品德和能力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行为、或者他人的评论就会消失不见,从而造成自我价值的被低估甚至丧失。一个人是否具备诸如善良、乐于助人、坚强、勇敢、聪明、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容颜姣好等特质是有客观性和稳定性的,不会因为某些主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旦S先生的自我价值实现部分独立,那就不会将情绪的缰绳交至他人手中,从而处处受到牵制了。Tips: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撰稿:刘晏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0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