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丨琤怎么读琤的读音和意思
[chēng]
琤基本字义
●琤
chēngjingㄔㄥˉ
◎〔~~〕象声词,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jadeofjadebeing;tinkle)
中文名
琤
拼音
chēng
注音
ㄔㄥ
释义
玉相击声
五笔
g(王)q(勹)v(彐)h(丨)
琤的中文解释文字基本信息拼音:chēng 亦可读成jing,注音:ㄔㄥ
简体部首:,斜玉旁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繁体部首:,斜玉旁,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汉字输入法编码:
五笔型86:gqvh五笔型98:gqvh
全拼输入:无双拼输入:无
四角号码:无电报码:无
郑码输入:无太空码:无
导码输入:无太极码:无
部首输入:无区位码:AC62
笔顺编号: UniCode:CJK统一汉字U+
详细释义玉相击声〖janglingofjade〗
琤,玉声也。——《说文》
非琴非筑,金撞而玉琤。——陈造《听雨赋》
物的相击声〖collisionalsound〗
琤,凡物戛击有声皆曰琤。——《正字通》
常用词语琤琤
chēngchēng
〖hissing;soundsindicativeofjanglingofjade,twangingofstringorgurglingofflowingwater〗象声词,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也指声音清脆明快
琤瑽
chēngcōng
〖jingling〗象声词,为金属撞击发出的声音
琴声
琤瑽的溪水
琤尼简介琤尼
是壮族拉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柔晰,常用于独奏或合奏。流
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地区东兰、凤山、巴马等桂西北壮族山区。
“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年历史。
结构琤尼形制古朴,由共鸣箱、岳山、弦轴、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图)。共鸣箱即为琴身,呈卧式半圆形中空体,它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面板为半圆的拱形,用桐木制作,多使用当地所产的泡桐木,将一整段原木从中破为两半,以半边原木掏空内腔,雕凿成半管状的圆槽,凸面刨光成为半圆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制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和一个弯月形大孔,两孔相对。面板和底板胶合后,两端通透,不设音窗。琴箱长60厘米~70厘米、底宽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5厘米。在距琴面两端5.5厘米~8厘米处,分别设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制作,呈半圆形条状,底部与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宽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与岳山之间,等距竖向排列七个弦轴,弦轴使用柚木等质地较硬、纹理细密的木材制成,当地多用壮语称作“肥外”的木料制作,轴体为圆锥形,轴柄多呈球状。琴尾的岳山外侧,开有七个圆形弦孔,供琴弦穿过而用。琴柱也称琴马,用壮语称作“卜柚”的木料制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制作,外形呈秦汉古币状或人字形,柱的上端开有小孔,琴弦穿过其孔并支弦于琴面上,七个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张七条琴弦,最早使用棕丝或马尾搓成,后用羊的肠衣弦,现在使用丝弦或钢丝弦。琴弦一端缠于弦轴上,另一端穿过弦孔,缚弦于弦孔内侧的小木棍上,或弦头在孔内侧打结,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钻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细竹作弓杆,系以马尾为弓毛,弓杆长50厘米。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
《唐韵》楚耕切《集韵》《韵会》初耕切《正韵》抽庚切,??音铮。《说文》玉声。
又《正字通》凡物戛击有声皆曰琤。《孟郊诗》前溪忽调瑟,隔林寒琮琤。《韩愈诗》竹影金锁碎,泉声玉琮琤。俗作琤非。
又《集韵》锄耕切,音崝。亦玉声。[1]
造字圣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