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往昔岁月赤峰民族歌舞团挖掘试制古代蒙
追溯往昔岁月
赤峰民族歌舞团挖掘试制古代蒙古族民族乐器拾遗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的音乐和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民族艺术,赤峰市民族歌舞团于年5月初,组建了民族乐器研制组,发掘研制出了以一批蒙古族古代民间乐器。又以这批乐器为主,组建了一支蒙古族民族乐队。而我很幸运学琴伊始就拜在了时任赤峰民族歌舞团副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滕冰先生的门下,后期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火不思的渊源就追溯于此。
滕冰 国家一级演奏员 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 内蒙古自治区琵琶专业首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获得者
可以说我是特别幸运的,能够在滕冰先生的帮助下获取更多历史回溯与珍贵资料。怀念那时学琴滕冰老师既授技艺,也“讲故事”为我扩宽艺术思维与视野奠定了基础。没有滕冰先生也没有后期走入音乐艺术之路的我,从乐器沿革上讲可以说赤峰民族歌舞团的蒙古族乐器改革是内蒙古乐器改革的先驱者。谨以此文略表敬思,祝愿我的恩师滕冰先生身体康健。
笔者与恩师摄于内蒙古赤峰
如果说蒙古民族是歌咏的民族、音乐的民族,我想是不会过份的。千百年以来在蒙古族广大人民之中,曾产生过无数的音乐家、歌唱家、诗歌演唱家。他们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活跃在人民中间,他们的歌声、乐声传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发自人民心底的回声。早在公元13世纪初,在蒙古民间音乐及宫廷音乐中,就有近60种乐器在流传(见《元史·礼乐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很多乐器失传了。
为了让这些民族音乐的明珠重放夺目的光辉,滕冰先生以及时任赤峰民族歌舞团领导集体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走访了很多民间艺人、专家学者,翻阅了很多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努力,找出了元代宫廷乐队所使用的几乎全部乐器的图式资料。又从其中选出了九种有代表性的乐器加以试制,并以这些乐器为主组建了蒙古族民族乐队。
年赤峰民族歌舞团赴北京演出,由国家民委、文化部主办在民族文化宫召开了大型演出集中介绍了试制的蒙古族乐器
赤峰民族歌舞团在发掘试制蒙古族古代乐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样的乐器才算是蒙古族民族民间乐器?带着这个问题当时乐器改革小组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得到了较明确的答案。其中蒙古族学者苏赫的话很有代表性。
他的归纳为三点∶一、蒙古族独具的乐器;二、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乐器;三、其它民族的乐器传入了蒙古地区并被蒙古族人民使用和所爱的(其它民族已失传,而蒙古族却保留下来的乐器)乐器。从而选制了以下九种乐器∶
年赤峰市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在北京为乌兰夫副主席用新发掘制作的蒙古族乐器演奏乐曲
此为滕冰先生、黄伟光先生带队赴北京中央电视台录制“风华国乐”专题节目,也是内蒙古首次登上央视舞台的蒙古族器乐组合
“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筝)在草原上开始流传的时间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初或更早。据查考蒙古民间流传的雅托克多为十三弦以下的。(12、11、10弦等)。而宫廷中用的雅托克却是十三弦(或更多)的(见《元史·礼乐志》卷七)。有关雅托克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很丰富,比如,对13弦雅托克的弦数,传说为13代表着蒙古族十三个部落的团结一致。而另一传说则认为13代表元朝十三个官阶。据部分民间艺人说十三弦的雅托克原来是不准平民百姓弹奏的,只有贵族或宫廷乐工才可弹奏。平民(庶人)只允许演奏12弦以下的雅托克。
但是,长期以来,不论是13弦的还是12弦以下的雅托克,蒙古族人民都是十分珍爱的。蒙古族认为雅托克是圣洁的、吉祥的乐器。因此,在弹奏雅托克时,有洗手焚香之后再行弹奏的习俗,而且弹奏时要“弹者诚。听声恭”。雅托克在蒙古草原上已流传了八百多年。蒙古族的五声调式及其固有的旋法特点,使雅托克的定弦法变成:
I=D、(由里向外排列)(12弦定弦法的一种)
用这种弦法,在弹奏蒙古民歌时指法特别方便、简单。因为内蒙古地域广袤、又有很多琴派和众多的弹琴高手,因此定弦法、演奏法也就不尽相同。
清代绘画雅托克
“火不思”和“诺门图火不思”
“火不思”是一件古老的蒙古族民间乐器。《元史·礼乐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火不思,制如琵琶,直胫无品,有小槽,圆腹加半瓶榼,以皮为香,四弦皮饼,同一孤柱”这段文字,把“火不思”的形制描绘十得分清楚、而《清会典》中的一段文字又进一步补充了火不思的形制与具体尺寸。“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梧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背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寸三分……。”
除上述二文之外,《中国历代乐器说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器研究所),《蒙古族古乐考》(苏赫鲁著)、《中国音乐史》(沈阳音乐学院编)、(日)林谦三著《东亚乐器考》、《承德离宫清廷寺庙音乐》(中国音乐增刊承德挖掘民乐小组编)等书中都有关于火不思的文字记述或图式。关于火不思的演奏法。在上述各文中,大都记载为“古代弹拨乐器”。
只有《蒙古族古乐考》一文,提到了火不思由弹拨乐器向弓擦乐器过渡的问题,文字不多。年,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的刘桂英老师提供了二张极有价值的照片,使乐器改革小组找到了弓擦火不思的历史根据。
刘桂英老师提供了两张清代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乐队的照片。第一张是王府乐队所使用的乐器照片,其中有一把带琴弓的火不思。这把带弓的火不思,是四轴二弦。第二张照片是王府乐队的演奏照,其中可清楚地见一位王府乐工在拉奏那把四轴二弦的火不思。四轴二弦这一现象可以作如下解译∶火不思的琴码上沿是平直的,因此弹奏时,四条弦都可容易的弹响,而在用弓拉奏时四条弦中内侧两条弦是无法触到的,也就无法拉响,因此去掉了内侧前两根弦。也就是说弹奏时四轴四弦、拉奏时四轴二弦。根据这两张照片可以断言火不思至少在清末民初以前就是可以弹奏和拉奏的。
笔者与巴雅尔老师摄于中央民族大学,四载学习岁月悠悠逝去,唯盼先生常青
至于火不思名称,历史上曾有很多不同叫法与写法。如∶“胡拨四”、“浑不似”、“欲彼”、“虎拨词”、“胡拨儿”、“博词”、“虎拨思儿,”“虎珀槌”等等。究其语源都是蒙古语“琴”的译音。火不思还有几种近属乐器,如纳西族(云南)的“苏古都”,哈萨克(新疆)高大、小“荷不斯"、克尔克孜族(新疆)的"考木孜"等。据传说元代忽必烈南下去云南时,曾得到过纳西族先人的帮助,因此在忽必烈回师京都时留下了一个随军乐队作为答谢,故有“别时谢礼”之说(即“白沙细乐”)。火不思是蒙古族古代民族乐器,也是古代北方骑马民族共同喜爱的一种乐器。大约在唐代,此乐器就已传入了中原,并被选入宫廷乐队使用。
新旧火不思对比照片与笔者演奏火不思
“西纳干胡尔”
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因为它的外形很象一把蒙古茶勺而得此名。“胡尔”(或“胡雷”)是蒙古语“琴”的意思泛指一切弓弦乐器。"西纳干胡尔"是一件用马尾弓拉奏的弦乐器。苏赫巴鲁先生认为∶西纳干胡尔"即“忽雷”是“火不思”的变异,只是“去掉了两弦。”笔者本人也同意这种看法,并认为“西纳干胡尔”(忽雷)是“诺门图火不思”的变异。这一点从原喀喇沁王府的照片中那把四轴二弦的火不思可以得到证明,为了演奏方便,只是把琴身变小了。
“胡尔”或“忽雷”意指“弓弦乐器”。近现代人多用“胡兀尔”和“胡尔”的写法、古代却多用“胡雷”或“忽雷”."忽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段安节所著《乐府杂录》,书载∶“文宗庙有内人郑中丞善胡琴、内库二琵琶号大小忽雷……。”《元史》中称忽雷为“胡琴”(“忽雷”、“胡雷”二词可通用)。《元史》卷71有以下文字“胡琴,制如火不思……。”这里所说的"制如火不思"一语,以足可证实其确指忽雷,而绝非二胡类乐器。因为二胡在当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制如火不思”。
从《元史·礼乐志》一书看,忽雷是元代宫廷宴乐中唯一的一件弓擦弦鸣乐器。关于忽雷,历史上曾有过很多有趣的故事与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唐代、文人韩混和德宗(李适)在便殷讲论乐器时,把大忽雷献给了皇帝,而小忽雷则保留在自己的家里,后来因连年战乱,这两件乐器都遗失了。到了清代,文人孔尚任(《桃花扇》的作者)巧遇大小胡雷,他将此二乐器一并购入家中,现在这两件乐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孔尚任还著有《小忽雷传奇》,描写的是郑中函和她的丈夫梁厚本与小忽雷有关的一段故事。
《元史·礼乐志》中对忽雷还有“卷颈、龙首”的记述。而我们看到的大忽雷也确实是“龙首”(故宫博物院藏)。小忽雷的琴头却十分象“玛特尔”(一种似龙非龙的怪兽)。唐代还有一种“龙首琵琶”在型制上与忽雷十分相近。这种龙首琵琶曾在唐《南诏乐》和《林邑乐》中使用过。这种弹拨乐器的结构是∶“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码。”在蒙古民间流传的忽雷(西纳干胡尔)的琴头则应是“玛特尔”。“玛特尔”在传说中是百怪之首,用它则取“逢凶化吉”的意思。《中国音乐词典》所载忽雷琴头正是这种"玛特尔”头象。
忽雷
综上所述,忽雷不单是“古代弹拨乐器。"也是一件古代弓擦弦呜乐器。因为《元史·礼乐志》中有“用弓挟之、弓之弦以马尾”的记述。一九〇七年。原喀喇沁王府乐队的照片也能证明这一点。所以忽雷至少在十三世纪时已是能够拉奏的乐器了。
“瓦尔卡、筚篥”
“筚篥”是带有(吹)词根的名词。筚篥是蒙古族及其它几个北方骑马民族共同创制并所爱的民间乐器。筚篥在蒙古民间流传的时间大约起于13世纪,但这件乐器未被载入《元史·礼乐志》,也没有被用于宫廷乐舞,只流行于民间。筚篥不同于筚巢,前者是单簧乐器,而后者是双簧(笳吹类)乐器。陈旸《乐书》及其它史书中都有关于筚巢的记述,但筚篥却未见经传。根据史书记载,从元代起筚巢这一乐器已改称“头管”(见《元史·礼乐志》)因此,明代《乐学轨范》中说筚巢倒有可能是筚篥,因为书中有“舌以海竹削皮为之”的说法,而不同于算它乐书“卷芦叶为首”“用芦贯首。”“以笳为首”等说法。(“舌”字应指单簧)。筚篥是一件古老的蒙古族民间乐器,虽不见经传,却深受人民所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筚篥也不例外,它的近属乐器在全国各地有不下几十种,比如∶①哈尼族的“切孛”(也称筚巢见《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页);②壮族的“箪楞啰”和“波会喉”(见《少数民族乐器志》)③苗族的“戊连”④布郎族的“筚暹”;⑤傣族的“筚鹿”;⑥傣族的“筚林当”;⑦壮族的“筚多喝”等。这些民间乐器都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单簧吹奏乐器。(有的是苇簧或竹簧,套的是铜簧),乐器的名称也很相近,可见他们之间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
图为笔者好友布仁先生演奏筚篥
现在制成的筚篥,是用竹管、苇舌。哨片的固定用的是牛角环扣,音碗(喇叭)也用的是比较少见的草原红牛角。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增加到了九孔。
“竖胡笳、横胡笳”与“冒顿潮尔”竖胡笳
竖胡笳(音∶“保苏朝尔”)横胡笳(音∶昆都仑朝尔),冒顿潮尔即汉语中“胡笳”一词可作“胡人之笳”来理解。《太平御览》中收有《蔡琰别传》一文,文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上文所载之蔡琐,就是身居匈奴地区多年的左贤王之妻蔡文姬。她还著有《胡笳十八拍》的诗赋。诗中有“胡笳本出自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的诗句。但是,“朝尔”(意译为“胡笳。”)却有“回声”、“伴响”、“呼应”、“回荡”等含意。如果用在音乐方面,则还有“和音”(指两个以上声音同时发响)的意思。所以二声部民族音乐织体及能奏出和音的民族乐器,加上冠词后都可用"朝尔"这一名词。
赤峰民族歌舞团研制复原胡笳
汉文的乐书及史料文献中对胡笳有多种记述,如葭、箍、笳、吹鞭等,还有悲笳、哀笳等词。蒙古文对“胡笳”也有儿种记述,如∶冒顿朝尔、保苏朝尔、昆都仑朝尔等。为了把蒙汉文对胡笳的记述统一起来,在分析了汉文史料及内蒙、新疆、青海、云南等地的乐器资料后,把胡笳归纳以下四类∶
第一类∶笳、有哨无孔的和有哨有孔的。
第二类∶胡笳、有指孔和无指孔的、苇哨(双簧)半角管身及羊骨、象牙管身的。
第三类∶横胡笳长管笳、有指孔、竹簧、铜簧的。
第四类∶木管有孔无簧无哨片的长短胡笳。
第一类笳,这是汉笳,有别于胡笳,汉代的“葭”字,就是后来的“笳”。《说文》中有这样的解释∶"葭、苇之未秀者。”又说∶“苇、大葭也。”古代汉文中的“葭”、“芦”,“苇”三个字说的是同一种植物(见《东亚乐武考》页)。《先蚕仪注》中说∶“车驾住、吹小虢、发∶吹大箍,箍即葭也”。《说文》还有下列文字∶“毓、吹鞭也、从竹、孤声”。《乐书》中说∶“胡笳、似筚葉而无孔、后世齿薄用之”。
据上述记载“笳”、“虢”、“葭”、“吹鞭”说的是一种乐器,就是汉笳。这种笳有双簧哨咀、无指孔、只能发出一个音(孤声)。这种笳多用于宫廷仪仗(齿薄乐)、官宦大家的车驾发住信号、府衙军旅中的起居节制等。
第二类、“胡笳”。竖吹而有指孔的北方骑马民族(蒙古族)乐器。管身用苇、竹、木等材料,“保苏朝尔”。用木质材料制成的胡笳是多数,主要是红柳、松木等。其中还有一种花瓶型胡笳、音色独特,它的外型很象蒙古族古代的“律瓶”(见《关于蒙古族民族乐器》(蒙文版)。另外在陈旸《乐书》中也有大胡笳图(未划指孔)。
这种胡笳曾用过“筚巢”的名称、元代改称“头管”(见《元史》卷71),现在通称“管子”·在《通典》中有如下一段;“筚巢、本名悲窠、出于胡中、声悲。或云儒者相传,胡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可见“胡笳”,“筚鳔”这两个名在古代曾是通用过的。而“筚葉”一词很可能是古代阿勒泰语系蒙古语族中某种语言的汉文音译。那么“悲巢”、“癃巢”、“必栗”、“悲栗”等词就是音译时用字的不同罢了。
这种胡笳内蒙古地区流传也很久了,并见著于很多历史典籍,如辽代的《契丹国志》中就有关于使用箪鳔(即胡笳)的录述,并明确记载着“散乐”及“鼓吹”乐中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辽代曾建有两座京城∶①辽上京临潢府(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②辽中京大明(在赤峰宁城县境内)。上京是辽太祖律阿保机建国约初都。中京大明又是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辽王朝的散乐,鼓吹乐、宫廷齿薄乐都十分普遍运用了这种笳管。
第三类,横胡笳,(昆都仑朝尔)这是一种以竹管、或苇管为主的横吹胡笳,在吹口处装用簧片。和《音乐词典》都收有胡笳的条目。清《皇朝礼器图式》载有这类胡笳的形制、云∶“木管三孔、两端加角、末翘而上,口哆(张口)”《音乐词典》中所绘胡笳图与上文一致。《康熙字典》与王沛纶的条文基本一致,说胡笳是“张骞入西域所得”。并说“今所传者,木管、三孔、两端施角、末翘而哆、长二尺四寸。”《清史稿》里也有类似的记述∶“胡笳、木管、三孔两端施角,末翘而哆。自吹口至末二尺三寸九分六厘”。两文比较,只在长度上相差四厘。
综上所述,又可得出如下结论这种胡笳是横吹的。因为从人的手指(握管后)至口边,其总长度不足二尺四寸、无法竖吹、只有横吹。原喀喇沁王府乐队的照片,照片不但拍下了乐队位演奏,还拍下了王府乐队的全部乐器(共12种14件),其中就有这种横胡笳。而且,照片上的乐工也确横握着胡笳在吹奏。
清光绪年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也曾到过喀喇沁王府,并著有《土俗学》一书,在第65章(小标题∶“蒙古”)古乐器”,系日文)中,有对这种胡笳的论述。因为他是亲眼所见后写下的文章,就显得更加可信。他说这种胡笳“是竹管做的。一头的顶端镶有牛角,在吹口中,有铜片附在孔中,………”。并说∶“把有牛角的一方横在左倜”.从照片上看,左侧有一稍弯曲的喇叭型音碗。依鸟居之说,这音碗应是牛角挖空后装在笳管下端的。而且应有铜簧。
赤峰市喀喇沁旗的蒙古贵旗姓乌梁海,(简姓“乌”是元代从新疆阿勒泰地区东迁的,至今阿勒泰地区有乌梁海部落的后人留在哪里,而且也保留着胡笳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公元年因部落争斗,又东迁至今赤峰市境内,后称喀喇沁旗(见《内蒙古各部沿革》藩部一、第九页、喀喇沁条)。
蒙古族的横胡笳,还有很多近属或同类乐器,比如我国南方几个少数民族共用的“巴乌”、和蒙古族的横胡笳就有很多共同之处。因为,赤峰市原喀喇沁王府的横胡笳资料较其它乐书、典籍更完整齐全,赤峰市民族歌舞团在挖掘试制该乐器时,就命名这乐器为“喀喇沁横胡笳”。并以此名称通过了国家鉴定。(蒙语仍为昆都仑朝尔)。
第四类,无簧无哨片有指孔的木管(竹管)竖吹胡笳,(冒顿朝尔),这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多年(见四汉《与文帝殷》(魏繁著)、成文约在公元前——年)。
这种胡笳(冒顿朝尔)的吹乐方法十分独特,是由一个人同时唱和吹奏的乐器。具体说就是∶先由演奏者唱出(吟)固定音,再吹奏笳管,启闭指孔奏出旋律。冒顿朝尔是一根空心的直管、在管身中间下部,开有三个指孔,用红柳和白松木制作。如此简单的乐器音域却很宽。上述冒顿朝尔的几个特点都比较附合史籍的记载,如汉代魏繁在《与文帝腾》书这样记述了这种胡笳(即冒顿朝尔)“时都尉薛访车孑年十四,能喉转引声,与笳同音。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声悲旧笳,曲美均。及与黄门鼓吹温胡迭唱迭和,喉所发无不响应”。这一段文字分明是对冒顿潮尔的描述。因此可以断定这种胡笳在汉代(公元前一百余年)时,已传入中原。
作为乐器研究和古代民族乐器发掘,应该以我国历史资料为依据。研究少数民族乐器必须要有深厚的少数民族历史修养。否则必然要走弯路。更不仅仅是流于泛泛的演奏教学。应该甚于史学、立于实处。
?(图为滕冰先生被派往沈阳音乐学院随著名琵琶教育家刘焕章教授学习时摄)谨以此文祝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音乐艺术常青常绿,在新的时期发挥出重要的文化艺术育人意义与作用。
黄沙万里今何在
一片青紗映碧空
分享艺术点滴
欢迎来到崔健教授的艺术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