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盘点那些勤奋的历
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牛角挂书。这些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奋好学的典故,你还记得他们主人公是谁吗?典故又出自哪里呢?
一、囊萤
出自《梅花草堂集》。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náng):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晋代时,有个叫车胤(yìn)的年轻人,他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读。他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二、映雪
出自《三字经》中就有“如囊萤,如映雪”的语句,映雪的主人公是孙康。晋代孙康家境贫穷,连买油灯的钱都没有。有一天夜里,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隐约发现从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这是月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的光。孙康顿时没了睡意,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
三、头悬梁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
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四、锥刺股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战国时期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五、凿壁借光
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六、牛角挂书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李密将书挂在牛角上,骑着牛一边走一边看。后来牛角挂书便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