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天津财经大学,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时光是
王家怀在中科白癜风医院的出诊时间 http://www.yunweituan.com/jkdh/
复试成绩出来很多天了,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一切好像就在情理之中,因为深知自己的努力,而如今只是为了验证一个结果,考完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原以为会大睡一场,睡得昏天暗地,把这一年来的觉都补回来,可能习惯了这一年的起早贪黑,真的让你睡觉,反倒是睡不着了,想想这一年来的经历,终于决定在晚上敲下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供学弟学妹们参考。1、关于本科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期间考了会从,初级,英语过了四级,本科成绩一般,很多证也都没有考,主要是作为北方人,见到这么美丽的大云南,抑制不住自己躁动的心,游山玩水了四年,学习也就被我抛之脑后了。说到这,我想说一点,每天我的微博上都会有人来问,学姐,我的本科成绩一般,不够优秀,能力不强,我考这所学校会不会被刷掉,其实,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现在的你并不能代表将来的你,在结合自己综合情况的前提下,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适当的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的高一点,如果研究生的院校还不如本科院校好,那我们考取研究生的意义价值又何在?确定好目标,就要有拼一把的劲头,在开始的时候就不要畏畏缩缩去担心结果,考研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把握了过程,结果就不会让你失望。2、关于自身我的情况有点特殊,极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三战,可是事实是我就是参加了三次考试,大四那一年是第一次参加,因为答应了爸妈要去考试,所以用重在参与匆匆结束了战斗,基本上是裸考,本打算留在山清水秀的云南找工作,等毕了业拗不过爸妈回了家才发现自己的工作很难找,终于意识到考研的重要性,决心认真考一次。17年的试题比较简单,裸考考了二百零几,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自信甚至是自满,觉得我在家复习一年就可以轻轻松松考个财经学校,而这也是我没报班的最大原因,然后从8月份到12月底就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为考研而奋斗的日子,不得不说在家学习效率真的很低,管不住自己是常事,尤其中午一睡觉再醒来就是4,5点钟了,在考前连单词我都没背完一遍,可想而知我的效率是有多差,以这样的学习状态结束了我人生中第二次考研,成绩出来考了,和天财差了五分,当时真的崩溃了,我一直以为在家学习就算效率不高,但是以我第一次的成绩,考个应该绰绰有余,可是到那个时候才发现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很不甘心,所以决定再来一次,也是最后一次。3、选机构由于上一年的经验让我决定去报一个辅导班。在备考的时候,就听到很多学长学姐们推荐鑫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北京考察学校,当时就被人美又负责的罗老师给打动了,她耐心的给我们解答各种疑惑,还领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尽管已经是6,7点钟,可她还是很有耐心一直在给我们进行各种讲解,当时不仅是因为鑫全的名声,还有罗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个机构的用心,也正是如此,我义无返顾的报了他们的全年班,从五一入营前的各种指导一直到最后的12月底。4、关于初试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的初试成绩是,管综,英语68,天津财经审计专硕拟录取。关于我的一个备考经验,要声明一点,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在看待这篇经验贴的时候,要结合你们自身的一个实际情况,选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不要盲目模仿,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数学数学是我的强项,一个是我本身就比较感兴趣,另外就是我的数学基础还可以。从报完班的4月初开始,我就每天跟着工作室的计划来,从难到易,先是一个排列组合的专项补弱,然后是数列,方程不等式,最后是函数,每一周都有作业和视频讲解,到五月初的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笼统的过一遍数学,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自己哪一章比较薄弱,哪一章掌握的还可以,到时候有针对的重点复习。5-6月是一个打基础的好时期。不管一战还是二战,不管数学底子好坏,都要放下以前所有的基础去认认真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只有基础打牢固,后期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数学分册上面的题很基础,试用于一些初学者,数学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多做做,从中找回对数学的信心。数学精点基础篇一定要做,上面的每一个知识点能记就多记,因为数学的知识点很琐碎也很多,有时候解决一道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齐头并进,所以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各种公式,各种性质,一定要去反复的记忆背诵,此时也体现出数学文科的一面,比如说在不等式一章中,很多的公式;在几何一章中,很多的性质,就算运用上,我们还达不到熟练,但是我们可以熟练地把它们背出来就足以。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下高分指南的基础篇,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运用。在做题的时候还要适当的听课,因为我是全年班的,所以5,6月份一直跟着杨洁,廖卫老师,听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打基础的阶段,通过讲课可以自动形成一个体系,很多自己读书看不懂的知识点,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很自然地就明白,并且也知道了每章的重点所在,后期可以有针对的复习。数学分册去年做过,所以今年就没再做,我把数学精点基础篇做了两遍,第一遍做的时候用彩色笔分别标注哪些是完全掌握不用再看的题,哪些是因为粗心而错的题,哪些是掌握不熟练不会的题,这样再进行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针对性看粗心以及不会的,也节省了时间。基础阶段我说的比较啰嗦,主要是希望大家重视,不要看一些题简单,知识点简单易懂就忽略了对这一阶段的强化,基础打不牢,后期学习就会很吃力。对于基础阶段所有的知识点,我们都要像说一加一等于二那样脱口而出,形成一种自然反应。7-8月就开始进行有难度的强化学习了,数学精点的强化篇再配着视频课最少做两遍,用彩色笔标记自己需要重点复习的地方,杨洁老师的课讲得超棒,很多很难的知识点他总是可以换个思维让你一下子就清楚很多,一定要跟视频课,不要自己死磕,并且这个时候要有自己的思维导图,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用树状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标注出每一章的重难点以及各章之间的一个关系,或者是闭上眼想想每一章都有什么,想不出来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很多时候不同的知识点都有相似的逻辑关系,高分指南的强化章节也可以做了,要多做题,基础好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数学千题了,题很多,足够你一直刷到最后,题型全,质量也很好,由易到难。9-10月,在确保前面的工作都做扎实后,可以开始我们的真题训练了,我用的是鑫全的综合历年真题精点,至少要做3遍!第一遍按照规定的时间各科一小时来分配,最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时间分配。第二遍根据题型进行分类总结,看看每一个题型的频率以及在试卷中的一个比率,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老师偏向于考哪个知识点,通过总结,你就会知道很多知识点是考了一遍又一遍,经久不衰。第三遍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遍,找一个小伙伴,你们可以互相当老师,互相给对方讲真题,两个人互相探讨,一人讲一年,把你认为的今年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出来讲给对方,只有自己讲得出来,这个知识点才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1-12月,终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鑫全的综合十套卷,考前押题五套卷足够了,质量都杠杠滴。要隔几天就掐时间做一套卷子,时刻保持手感。并且针对自己的错题,不熟练的知识点在数学千题上找相对应的题进行大量训练,做到尽量不疑不漏。数学一路走下来,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杨洁,廖卫老师讲课很细致,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会给你讲到原理,帮助了我很好的消化与理解,袁进和刘智老师的讲课风格有点类似,更偏重于一个框架的理解,从另外一个高度让你重新认识数学,原来数学只是一场游戏。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对于粗心马虎的现象,我就是吃了它的亏,平时对于自己这种低级错误不加重视,没有强制的惩罚措施,导致考试的时候因失误丢了两道数学题,所以平常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在考场才能如鱼得水。在此,我想要表白一下杨洁老师,如果没有他的关心,可能我的数学路也不会如此的顺利。感谢老师。逻辑说到逻辑我真的是强烈推荐鑫全,一路走下来跟着赵鑫全,熊师路老师,逻辑的学习真是通透了许多,不仅是在学习中,更是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尤其是当别人说话思路不清晰地时候,你会觉得异常的难受。5-6月份主攻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简单易懂,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理解能力,只要熟练地记住各个知识点,并且做到熟练地运用,拿满分完全没有问题。大熊老师的形式逻辑真的是一级棒,没得挑,跟着视频课一定做多听几遍,再配着逻辑精点简直是完美组合,形式逻辑到最后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记得当时大熊老师要求我们90道逻辑题,平均下来一分多一点一道题,错误数在3个以内,能达到这种水平,那你的形式逻辑才算过关。所以精点上的形式逻辑一定要反反复复做,把这一本书吃透足矣。7-8月主攻论证逻辑,一定要听课,不然很容易钻牛角尖。我一直是跟着赵老师,熊老师,并且单单视频课我就听了三遍,第一遍跟着老师熟悉他的一个做题思路,第二遍要随时跟他进行互动,很多知识在他没讲之前你就已经想到了,第三遍把论证知识融合贯通,找彼此的相似点。然后配着逻辑精点,每一道题都要反复琢磨透,知道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分析推理这个时候也要开始了,学会把很长的题干条件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把握一个速度。逻辑好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千题了,不要贪快,一周一套就可以。9-10月分析真题,把支持,削弱各类题型结合真题总结一遍,看正确选型错误选项怎么出,老赵和大熊给我们分类总结的各种知识点真的是超棒,重难点全部给你整理出来,很全面,从形式到论证再到分析推理,几乎没有一点遗漏,如果没有他们的讲解,自己真的很难发现真题中蕴藏着大量的经验教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逻辑也是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真题的分析,我也是和数学一样,找了小伙伴,互相讲题,感觉效果挺不错。11-12月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学的差不多了,精点,逻辑千题也差不多都做完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下鑫全的冲刺模考卷,前提是对于真题一定要吃透。看看自己的错题,还有没有掌握不太好的地方。我的逻辑不算好,但是一直被大熊老师鼓励着,平时压力大的时候,学不懂的时候,就去找老师排解,大熊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论效和论说这个没什么捷径,多读多看多练,字不要求多么好看,但是一定要工整。平常没事的时候多看一些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之类的
上一篇文章: 早上吸引朋友圈的唯美句子,句句蕴含正能量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复试成绩出来很多天了,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一切好像就在情理之中,因为深知自己的努力,而如今只是为了验证一个结果,考完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原以为会大睡一场,睡得昏天暗地,把这一年来的觉都补回来,可能习惯了这一年的起早贪黑,真的让你睡觉,反倒是睡不着了,想想这一年来的经历,终于决定在晚上敲下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供学弟学妹们参考。1、关于本科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期间考了会从,初级,英语过了四级,本科成绩一般,很多证也都没有考,主要是作为北方人,见到这么美丽的大云南,抑制不住自己躁动的心,游山玩水了四年,学习也就被我抛之脑后了。说到这,我想说一点,每天我的微博上都会有人来问,学姐,我的本科成绩一般,不够优秀,能力不强,我考这所学校会不会被刷掉,其实,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现在的你并不能代表将来的你,在结合自己综合情况的前提下,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适当的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的高一点,如果研究生的院校还不如本科院校好,那我们考取研究生的意义价值又何在?确定好目标,就要有拼一把的劲头,在开始的时候就不要畏畏缩缩去担心结果,考研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把握了过程,结果就不会让你失望。2、关于自身我的情况有点特殊,极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三战,可是事实是我就是参加了三次考试,大四那一年是第一次参加,因为答应了爸妈要去考试,所以用重在参与匆匆结束了战斗,基本上是裸考,本打算留在山清水秀的云南找工作,等毕了业拗不过爸妈回了家才发现自己的工作很难找,终于意识到考研的重要性,决心认真考一次。17年的试题比较简单,裸考考了二百零几,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自信甚至是自满,觉得我在家复习一年就可以轻轻松松考个财经学校,而这也是我没报班的最大原因,然后从8月份到12月底就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为考研而奋斗的日子,不得不说在家学习效率真的很低,管不住自己是常事,尤其中午一睡觉再醒来就是4,5点钟了,在考前连单词我都没背完一遍,可想而知我的效率是有多差,以这样的学习状态结束了我人生中第二次考研,成绩出来考了,和天财差了五分,当时真的崩溃了,我一直以为在家学习就算效率不高,但是以我第一次的成绩,考个应该绰绰有余,可是到那个时候才发现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很不甘心,所以决定再来一次,也是最后一次。3、选机构由于上一年的经验让我决定去报一个辅导班。在备考的时候,就听到很多学长学姐们推荐鑫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北京考察学校,当时就被人美又负责的罗老师给打动了,她耐心的给我们解答各种疑惑,还领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尽管已经是6,7点钟,可她还是很有耐心一直在给我们进行各种讲解,当时不仅是因为鑫全的名声,还有罗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个机构的用心,也正是如此,我义无返顾的报了他们的全年班,从五一入营前的各种指导一直到最后的12月底。4、关于初试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的初试成绩是,管综,英语68,天津财经审计专硕拟录取。关于我的一个备考经验,要声明一点,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在看待这篇经验贴的时候,要结合你们自身的一个实际情况,选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不要盲目模仿,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数学数学是我的强项,一个是我本身就比较感兴趣,另外就是我的数学基础还可以。从报完班的4月初开始,我就每天跟着工作室的计划来,从难到易,先是一个排列组合的专项补弱,然后是数列,方程不等式,最后是函数,每一周都有作业和视频讲解,到五月初的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笼统的过一遍数学,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自己哪一章比较薄弱,哪一章掌握的还可以,到时候有针对的重点复习。5-6月是一个打基础的好时期。不管一战还是二战,不管数学底子好坏,都要放下以前所有的基础去认认真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只有基础打牢固,后期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数学分册上面的题很基础,试用于一些初学者,数学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多做做,从中找回对数学的信心。数学精点基础篇一定要做,上面的每一个知识点能记就多记,因为数学的知识点很琐碎也很多,有时候解决一道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齐头并进,所以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各种公式,各种性质,一定要去反复的记忆背诵,此时也体现出数学文科的一面,比如说在不等式一章中,很多的公式;在几何一章中,很多的性质,就算运用上,我们还达不到熟练,但是我们可以熟练地把它们背出来就足以。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下高分指南的基础篇,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运用。在做题的时候还要适当的听课,因为我是全年班的,所以5,6月份一直跟着杨洁,廖卫老师,听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打基础的阶段,通过讲课可以自动形成一个体系,很多自己读书看不懂的知识点,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很自然地就明白,并且也知道了每章的重点所在,后期可以有针对的复习。数学分册去年做过,所以今年就没再做,我把数学精点基础篇做了两遍,第一遍做的时候用彩色笔分别标注哪些是完全掌握不用再看的题,哪些是因为粗心而错的题,哪些是掌握不熟练不会的题,这样再进行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针对性看粗心以及不会的,也节省了时间。基础阶段我说的比较啰嗦,主要是希望大家重视,不要看一些题简单,知识点简单易懂就忽略了对这一阶段的强化,基础打不牢,后期学习就会很吃力。对于基础阶段所有的知识点,我们都要像说一加一等于二那样脱口而出,形成一种自然反应。7-8月就开始进行有难度的强化学习了,数学精点的强化篇再配着视频课最少做两遍,用彩色笔标记自己需要重点复习的地方,杨洁老师的课讲得超棒,很多很难的知识点他总是可以换个思维让你一下子就清楚很多,一定要跟视频课,不要自己死磕,并且这个时候要有自己的思维导图,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用树状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标注出每一章的重难点以及各章之间的一个关系,或者是闭上眼想想每一章都有什么,想不出来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很多时候不同的知识点都有相似的逻辑关系,高分指南的强化章节也可以做了,要多做题,基础好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数学千题了,题很多,足够你一直刷到最后,题型全,质量也很好,由易到难。9-10月,在确保前面的工作都做扎实后,可以开始我们的真题训练了,我用的是鑫全的综合历年真题精点,至少要做3遍!第一遍按照规定的时间各科一小时来分配,最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时间分配。第二遍根据题型进行分类总结,看看每一个题型的频率以及在试卷中的一个比率,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老师偏向于考哪个知识点,通过总结,你就会知道很多知识点是考了一遍又一遍,经久不衰。第三遍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遍,找一个小伙伴,你们可以互相当老师,互相给对方讲真题,两个人互相探讨,一人讲一年,把你认为的今年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出来讲给对方,只有自己讲得出来,这个知识点才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1-12月,终于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鑫全的综合十套卷,考前押题五套卷足够了,质量都杠杠滴。要隔几天就掐时间做一套卷子,时刻保持手感。并且针对自己的错题,不熟练的知识点在数学千题上找相对应的题进行大量训练,做到尽量不疑不漏。数学一路走下来,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杨洁,廖卫老师讲课很细致,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会给你讲到原理,帮助了我很好的消化与理解,袁进和刘智老师的讲课风格有点类似,更偏重于一个框架的理解,从另外一个高度让你重新认识数学,原来数学只是一场游戏。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对于粗心马虎的现象,我就是吃了它的亏,平时对于自己这种低级错误不加重视,没有强制的惩罚措施,导致考试的时候因失误丢了两道数学题,所以平常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在考场才能如鱼得水。在此,我想要表白一下杨洁老师,如果没有他的关心,可能我的数学路也不会如此的顺利。感谢老师。逻辑说到逻辑我真的是强烈推荐鑫全,一路走下来跟着赵鑫全,熊师路老师,逻辑的学习真是通透了许多,不仅是在学习中,更是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尤其是当别人说话思路不清晰地时候,你会觉得异常的难受。5-6月份主攻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简单易懂,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理解能力,只要熟练地记住各个知识点,并且做到熟练地运用,拿满分完全没有问题。大熊老师的形式逻辑真的是一级棒,没得挑,跟着视频课一定做多听几遍,再配着逻辑精点简直是完美组合,形式逻辑到最后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记得当时大熊老师要求我们90道逻辑题,平均下来一分多一点一道题,错误数在3个以内,能达到这种水平,那你的形式逻辑才算过关。所以精点上的形式逻辑一定要反反复复做,把这一本书吃透足矣。7-8月主攻论证逻辑,一定要听课,不然很容易钻牛角尖。我一直是跟着赵老师,熊老师,并且单单视频课我就听了三遍,第一遍跟着老师熟悉他的一个做题思路,第二遍要随时跟他进行互动,很多知识在他没讲之前你就已经想到了,第三遍把论证知识融合贯通,找彼此的相似点。然后配着逻辑精点,每一道题都要反复琢磨透,知道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分析推理这个时候也要开始了,学会把很长的题干条件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把握一个速度。逻辑好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千题了,不要贪快,一周一套就可以。9-10月分析真题,把支持,削弱各类题型结合真题总结一遍,看正确选型错误选项怎么出,老赵和大熊给我们分类总结的各种知识点真的是超棒,重难点全部给你整理出来,很全面,从形式到论证再到分析推理,几乎没有一点遗漏,如果没有他们的讲解,自己真的很难发现真题中蕴藏着大量的经验教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逻辑也是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真题的分析,我也是和数学一样,找了小伙伴,互相讲题,感觉效果挺不错。11-12月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学的差不多了,精点,逻辑千题也差不多都做完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下鑫全的冲刺模考卷,前提是对于真题一定要吃透。看看自己的错题,还有没有掌握不太好的地方。我的逻辑不算好,但是一直被大熊老师鼓励着,平时压力大的时候,学不懂的时候,就去找老师排解,大熊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论效和论说这个没什么捷径,多读多看多练,字不要求多么好看,但是一定要工整。平常没事的时候多看一些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之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