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两场比赛输了62分,我们与别人打
看完中国男篮的比赛,心里一直堵得慌!怎么感觉在世界杯上,我们与别人打得不是一个篮球呢?
本场比赛,中国队89:69输给了南苏丹整整20分,进军奥运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我们到底差在哪儿?
一,料敌不明,对南苏丹的技术特点有误判,赛前球探报告一直认为南苏丹是一支技术比较粗糙、依靠天赋打球的球队,身高臂长能蹦能跳,内线篮下将是他们的甜点位,而外线投射将是他们的短板。于是中国队一上来就采取了收缩内线,外线能防则防,防不了则放的策略。然而比赛开始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开场第一球就被对手3分打进,而且对手良好的三分手感一直贯穿延续了4节,我们期待对方手感下降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时候,空有身高、外线防守上位移慢的弱点就显现了出来,防守给予压迫度不够,脚步跟不上,而且一直没有做出针对性的防守调整,让对手全场的3分球命中率达到了恐怖的50%。赵睿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也谈到大家专注度不能持久,上半场对方进了9记三分球,下半场外线仍旧没有防守的问题。
二,比赛专注度不够持久,只打了半场好球。本场比赛对比上场比赛,开局阶段到中局阶段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李凯尔表现得更加主动,周琦、赵睿的手感也不错,命中率比较稳定,赵睿持球推进、两个大个子球员高位一左一右双掩护、两个锋线蹲守底角左右逢缘的牛角战术打得比较清楚,上半场得到了40分,仅仅落后对手4分,打了半场好球。比赛到了下半场,随着比赛的进行,大家的体能有所下降,移动越来越慢,专注度上越来越难以集中,相反对手打得仍旧稳定,特别是外线手感依然火热。然而我们并没有在人员上进行调整,胡金秋、朱俊龙、付豪一直死死地被按在板凳上,仅用9人轮换打完了比赛,甚至怀疑乔帅是不是把他们忘了?
三,我们在判罚尺度认知上与国际篮联标准有误差,多达一半的上手判罚让我们措手不及。要知道在CBA联赛大力鼓励对抗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球员在联赛里的一些较大的类似“搜身式”防守的动作,是根本不会吹罚的,甚至在本场比赛我们的队员被打到脸部,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的违体犯规也没有出现,相反乔帅却因为质疑裁判搭上了一个技术犯规。虽然这里不乏裁判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误判还是在上层建筑。刚又看了一会录像,大家也都在说裁判的吹罚,可是咱仔细想想,这事儿也正常,因为咱们裁判圈子没朋友啊!本届世界杯FIBA共指派44名裁判,其中还有三名女裁判,但咱们中国呢?没有一名裁判入选!说白了,咱们连国际裁判圈子都进不去,跟人家混在一起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人家凭啥帮你?
四,求胜欲望不强。在点评中国队本场比赛的得失时,解说嘉宾焦健,气得眼圈儿红了,“这球打得就不像个爷们儿”!巩晓彬也表示,这球感觉打得毫无血性;孙悦也谈到比赛态度问题,比赛态度应放在第一,然后才是技战术的层面。
五,球员的能力问题。目前的国家队员,基本功不扎实是普遍现象,作为篮球一哥的周琦,本场比赛居然又出现了罚篮三不沾的情况,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对方的教练表情惊呆了!巩晓斌拿日本队战胜芬兰来举例,现在的中国队员光有身高没活儿,在场上只能放弃快速而追求高度,在对位上跟不上对方的脚步。快与高矛盾吗?大个子一样下快攻,如今我们怕失误,不敢快速推进,终究还是能力不足的体现。
基本功差,归根结底还是基层的青训体系出了问题,青训选人的时候太功利,再没有哪个国家的篮球培养体系,像中国篮球这样把身高放到不可思议的重要位置上。大个儿好培养,出成绩快,哪怕就是站那儿吓唬人也行啊。有这么句话说得透彻:三年一中锋,五年一前锋,十年一后卫,一度不少青年队选材时测骨龄,长不到1米95的不要。按照这个标准,以前的钱澄海、吴昕水、宫鲁鸣、阿的江、范斌、李晓勇,现在根本打不了篮球。不缺速度的情况越高越好,没速度有身高也没用。
这些年,中国篮球与世界脱轨太快了!我们的主要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脚浮在麦苗上视察工作,还是太浮了。
六,教练员的问题。世界名帅,不予置评!
又到了算分的时候了,中国男篮目前还存在理性上小组出线的可能:塞尔维亚三战全胜,如果最后一场中国队赢波多黎各36分,中国、南苏丹、波多黎各小组赛积分相同,三队计算小分,中国队+16分,南苏丹+15分,波多黎各-31分,中国男篮将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入场券。
大家说,可能吗?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