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古人已学会选择陶器的方法和工

制陶方法和工具

裴李岗时期和仰韶时期的陶器,虽然质量上有差异,但它们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都没有超出手制陶器的阶段。制陶的第一步工序,是对陶土的处理,但不是随便什么土都可以烧制成陶器。结合民族志资料来看,把陶土挖掘运回,有的地方的陶土不一定加工处理,但多数都不同程度地要进行加工,把陶土春碎过筛去掉不适用的渣滓,甚至有的还得淘洗,使陶土非常细腻。

有些器物需要加羼和料,所以在把陶土加工成陶泥时,还必须掺以适当的细砂子。陶土掺水加工成软硬适宜的陶泥,便开始制坯。一种是用手捏制,这主要是制作较小的陶器。制作较大的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泥圈迭筑法,先把器底作好,再把加工的泥条接成所需要大小的泥圈,一层接一层的迭筑到所需要的高度;还有一种是泥条盘筑法,这是把泥块加工成长长的泥条,在做好的器底上,使泥条盘旋而上,直到器口。

除此之外,还发现有模制的陶器,有手捏和模制相结合,有手捏和盘筑法相结合等多种。这几种方法在裴李岗文化或仰韶文化的陶器中,都可以找到比较明显的例证。在制作陶器时,不论手捏或盘筑都必须有一个不太大的托板,托板可以放置在地下,也可以放在膝盖上,所有的陶坯都是在托板上进行制作,为了避免陶泥粘结在托板上,往往事先洒一层草木灰,或铺垫一层编织物,或铺一层粗布,这就是我们有时发现的陶器底部有编织印痕和布纹印痕的原因。

制陶器的托板往往需要转动,才能使操作比较顺手,但是这种转动只有靠两只手把托板端起。到了仰韶晚期,人们发明了慢轮,慢轮制陶是从陶器的制作痕迹观察出来的,但当时慢轮的实物谁也没有看见过。现在要了解这个情况,只好从民族志资料中去找。云南景洪傣族现在还有人使用慢轮制陶。

慢轮的结构,是在地下挖一个直径约25厘米、深约19厘米的小坑,中间楔入一个不太粗的木桩,木桩上有一厚16-18厘米的木质转盘,如倒置的截角的圆锥体,盘面直径20-30厘米,底径20-24厘米。转盘底部的中央有一方孔,上下不通,其中插一竹管,套在木桩的顶端。转盘上面置陶坯,需要转动时,用手或脚指拨动。关于对夹砂的粗陶器加工修整,一般都比较简单,对于用细泥制作成的陶器,不仅用刀子修削,还用一种工具压磨,使陶器外表光滑坚实。

对陶器加工的工具,有陶拍子、骨匕、骨锥和小骨刀,可能还有一些竹木之类的削修工具。裴李岗文化陶器的篦点纹,有人考证,试验,认为是用锯齿镰捺成的。我们经常发现仰韶陶器的表面有绳纹或线纹,这种纹饰是用缠满绳和线的拍子,在陶坯正处于柔软阶段,进行拍打或压印而成的,这种拍子有大小不一的圆形、椭圆形和方形几种。在半坡发现有三齿骨片,就是在陶器上划旋纹的工具。

陶器的用途和种类

炊具

炊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陶器的原料中掺有砂粒,使陶器经得起火烧而不破裂。开始人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也是经过多年的摸索而取得的经验。最早烧饭的锅,是夹砂圜底罐,在烧水或烧饭的时候,必须用三个土块支起来,下边才能加柴烧火。但是每次烧饭总得用土块支起,一不小心,土块滚动,罐子就翻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在烧制罐子时,便把底部增添三个泥腿,可以任意挪动,再也不必用土块去支垫了。罐子下边添三条短小的腿是为了比较稳当,如果加上三条较长的腿,它的名字就成了陶鼎。

陶鼎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敛口的,有敞口的,有深腹的,也有浅腹的;鼎腿有扁形的,有圆柱形的,还有尖锥形的,不少的鼎腿还加上一些装饰;陶鼎的颜色,有棕红色和灰褐色几种。一般说来,当时的陶鼎都不太大,和现在普通的锅来比相差甚远,只能供一、二人食用,这使我们可以想到,当时人们在做饭上,是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的。陶鼎的形制、大小虽各有不同,但它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从形状看都有三条腿,从用途看都是做饭的锅。

制陶匠师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发明了一种带有握手的器盖。器盖不仅防止了向鼎内坠落灰尘,同时又引起了第二个功能,由于器盖的覆盖,加速了水沸饭熟。器盖的功能还应用于其他各种容器上。人们用陶鼎烧水喝,煮肉煮饭吃,当时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人们往往烧水不能做饭,做饭不能煮肉。自从妇女们和制陶匠师一起,制造了陶甑,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

陶甑形状象个盆子,或者象个罐子,底部制作有若干小孔,这些小孔和我们现在的算子作用是一样的。这些炊具的改进和创新,不仅加快了做饭的时间,而且促使熟食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陶鼎和陶甑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但并不是唯一的,夹砂陶罐仍有延用。另外,还发现一种夹砂陶釜、圜底,器身稍扁,釜口较小,是当时炊具中的新品种。在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遗址中,发现有匜形陶灶,前有火门,下有三个矮足,在陶灶内壁近口缘处有三个凸瘤,陶釜正好可以放置其上,这一颇具匠心的设计,是仰韶时期人们又一个新的发明。

食具

陶钵是当时最普遍的食具,其大小虽有差异,但器形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圜底钵,一种是平底钵。再一种食具便是陶碗,它的器形基本上也是两种,一种是敞口平底,另一种是敞口圈足,但圈足又有真圈足和假圈足之分。陶钵和陶碗在器形上的变化,反映了制陶匠师在技术上的改进,使他们的产品更适合实际的需要。圜底掩口钵有两个缺点,因为是圜底,盛水、盛饭放置地下容易倾覆,因为是掩口,喝水、吃饭总是有点别扭。

平底敞口钵和陶碗把这两个缺点全部克服了。特别是圈足陶碗,实用效果更好,当盛满热饭或热水时,可以减少烫手的麻烦。人们喝水的用具还有一种是陶杯,一般器形都比较小,最常见的有深腹直壁和深腹斜壁两种。另外,在西安半坡还发现了两种稀奇的杯子,一种是筒状尖底陶杯,形状如牛角杯;另一种是高把陶杯。在食具方面比较新颖的器形是陶豆,数量很少,它是从圈足碗发展而来的。

陶豆出现在食具的行列,便以特殊的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陶豆的盘可以盛饭菜,人们手握豆柄可以把饭菜举起来,如果放置地下,因为豆柄下有豆座也比较稳妥,在古代没有桌子的情况下,人们席地而坐,陶豆盛满饭菜置于面前,食用时比较方便。因此,后来陶豆的生产和使用便越来越普遍了。陶盘也是食具的一种,其形状有浅腹、直壁、平底陶盘,有鼓腹敛口盘,也有侈口盘。

在西安半坡发现一种非常特殊的陶盘,腹浅而斜,小底,方唇向外折翻而下垂,内外表面均磨光,红色,沿底周饰三角黑色纹彩一周。周缘钻有四个小孔。在河南南召县二郎岗发现一个较大的陶盘,直径48厘米,靠盘的边缘钻了一周小孔,共21个。这两种奇特的陶盘,和一般的小陶盘相比较,可能有它特殊的用途。盘缘的小孔可能是穿绳子用的,绳子拴好便可把盘子挂起来,里边放置一些备而未食的食物,可以防止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偷吃。

运水器

人们喝水、做饭的运水工具是绝对少不了的。木质的运水工具,我们没有发现实物。陶质的运水工具在各地遗址中普遍地发现。能够盛水的陶器,在必要时都可以运水,但大部分陶器在制陶匠师的心目中,并不是从运水目的出发。裴李岗文化中的小口、平底或圜底双耳壶,当是运水的工具。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和小口平底瓶两种,是专门烧制的运水工具。这种小口尖底瓶,器身细长,腹部有两个鼻(也有无鼻的)。

人们在运水时,把绳拴住两个鼻背在身上,到有水的地方装满水以后,把瓶的小口塞好再背回来,所以这种运水工具有人叫它为背水瓶。背水瓶是仰韶文化的特产。大汶口文化的运水工具,人们通称为背水壶。它的基本形状是小口平底陶壶,在腹部加制两个穿绳的耳,一个拴绳的鼻。这类背水壶,有些制作得非常讲究,在肩部和腹部绘以精美的彩图。

储存器

运回来的水需要暂时储存,一时吃不完的肉需要储存,收获回来的各种谷物需要储存,留给下一年播种的种子也需要储存,因此储存器不得不大量的生产。储存器的种类很多,有陶盆,这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器物,虽然大小、纹饰各有差异,但基本形制只有平底和圜底两种,其用途则完全一致。有一种大口尖底器,它的用途似为储存水而烧制的,因为口大,舀水方便,可是它又是尖底,估计必然埋在做饭附近的地上,或放置在专门烧制的器座上。

陶壶的形式也很多,多数都是平底、小口、细颈、大肚子。在西安半坡发现有葫芦形陶壶确实非常别致。陕西宝鸡发现的船形壶更是罕见的珍品。另外,制陶匠师还生产了大量的陶罐、陶缸和陶瓮,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这些陶器确实都是储藏粮食用的。在半坡还发现有储藏菜籽的小陶罐。有的陶罐在口缘一侧还制作一个流。

仰韶陶器还经常发现有剔刺的纹饰,从纹饰痕迹观察分析,剔刺的工具有尖锥、圆锥、方头、平刃刀、管状器和三角形刀子等各种样式。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器,虽然在品种方面有差异,但它们的用途大体相同。偃师汤泉沟发现了一件带流的陶缸,缸底部的壁上伸出一个流,可能是过滤什么饮食品的用具。另外,还发现有陶纺轮、陶弹丸、陶环和各种陶质雕塑品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7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