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一般来说,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都有一位老师在旁边指导,每个孩子的能力并不相同,有些孩子需要比其他孩子多一点老师的指导。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时,才是他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只有当他能自己阅读时,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
审视阅读(文章提到的检视阅读),也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因为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因此,基础阅读是被包含在审视阅读中的,审视阅读又被分析阅读包含在内,分析阅读又被主题阅读包含着。如果无法精通基础阅读,就无法进入审视阅读的阅读层次。不然的话,你会在阅读文章时,总是要停下来查询生字的意思和读音。
审视阅读可以分为粗度和略读。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你做分析阅读,但是你觉得,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信息以及观点多多少少会对你有些帮助。又或者你想要挖掘所有的精髓,但是你的时间很有限。你大脑的目标就是要觉察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你花那么多时间去仔细阅读,如果你决定了不再花费大量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那么你可以选择略读这本书。
略读就像你淘米的过程一样,能帮助你从众多米粒中过滤掉沙子。当你浏览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也仅仅对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也不过如此。但你至少知道了作者的重要主张是什么,就像你看我的文章就大致知道了我写的是“怎么成为一个聪明人”。略读不用花太长时间。先看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许多作者都会花大量时间给每一章内容取标题,所以不要浪费目录页啦。你可以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最后一步就是,把书翻开,随机翻一页,念几个段落,然后又随机翻下一页,又继续朗诵几个段落。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大致翻一遍。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一章,最后一章一般都很重要。很多作者都会在最后一章重新整理一遍前几章的内容。然后你就略读完一本书了。恭喜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阅读层次的审视阅读法。你现在应该了解了这本书是否包含你想要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继续花费时间阅读下去,你在脑海中对这本书也会进行一个分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再阅读。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也遇到。
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就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略读,你有没有发现你在略读的过程中总是会想起其他的事情,或者在做白日梦,等你清醒过来时,你会完全不清楚前面那几页说了些什么。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侦探,你的目的就是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这样就很容易弄清楚大致脉络。如果你玩过第五人格这款游戏的话,就知道它新手教程就有一个侦探在推理找线索。最后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很高兴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要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对一本难读的书抱着高度的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只是在徒劳无益地挣扎而已。只要我们找到对的方向,不论这本书有多难读,只要这本书的作者是写给大众看的,那我们就要坚持看下去。
那什么叫对的方向呢?对的方向就是很重要又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但是它经常被我们忽略。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再说,碰到不懂的地方不用停下来查单词意思。只需要注意你自己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了一些自己没法立即了解的知识而停顿思索。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你不懂的部分,很快你就会读到你能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为止,不要因为一个看不懂的章节而生气钻牛角尖。
如果你让自己被某个难点困住了,并且你还容许自己被某个顽固的难点绑住了,那么你就被它打败了。就好像那里有一个沼泽坑,你偏要踩过去,而不跳过去一样。
在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难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点,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要将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哦。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之后的了解就算只有50%或者更少也没关系。只要它能帮助你在下一次重读时增进理解就行。
如果你让自己一碰到难点就停止,那么你就不可能了解到这本书。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说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我们总是被老师教导说,碰到生词就要马上查字典,读到一些不明白的诗句成语时就要去查百科全书。但是如果时候还没到就先做这些事情的话,只会妨碍到我们的阅读,而并非帮助。我们小时候总是被老师要求背某个诗人的诗句,一句一句的背,一个字一个字的查,最后就会导致我们讨厌背诗句,讨厌某个诗人写的诗句,因为太难背了,结果就是他们从来都没有主动了解过诗人的背景,诗人的经历,诗人写诗的意义,诗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道理。
与其强迫他们接受这种装模作样式的学习方法,不如鼓励他们主动去了解这个诗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然后再讨论他们在第一次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做好接下来仔细又专心地学习这首诗句。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有些书籍既是教科书又是哲学书,如果你坚持要去了解每一页的意义才肯往下读,那你一定读不了多少。因为在你努力去了解那些细微的重点时,就会错过后面作者说的那么清楚易懂的知识。其实有很多知识根本不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来阅读,如果我们不能读快一点,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不要过于快,快到你都没看清楚那是什么字。要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来调节不同的阅读速度。只有少数书籍才需要你用很慢的速度阅读。读得太快你都不知道你自己在寻找什么东西,就算你找到了,也不清楚是不是你想要的东西。
分析阅读要比审视阅读慢得多,每一本书都可以在无关紧要的部分读得快一点。困难的部分就放慢一点。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等待我的文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