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以退为进,不死钻牛角尖,勤著郁离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http://www.jk100f.com/m/作为一个文人,既然隐居不仕,那么剩下还能做的事就是著书立说了,刘伯温也不例外。他在隐居的这段时期,著成了《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假托的理想人物,他借郁离子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刘伯温的大作《郁离子》共18篇,章。每章大都由一篇寓言及论说文字组成,或一千多字,或一百多字不等。这本书涵今茹古,既继承了前人寓言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将笔触指向元末衰乱的社会现实,讽刺时风,抨击朝政。看似是一本闲情逸致的寓言小说,其实不仅反映了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另外,书中还表露了刘伯温秘而不宣的隐痛——忠良被陷害,家国破碎,他内心压抑多年的愤怒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现存的《郁离子》一书共有两篇序,一篇是刘伯温的学生徐一夔所写,一篇是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吴从善所写。二人在初读《郁离子》时,除了惊讶佩服外,都不能领会全书的意思,反复读了几遍后,才洞悉了全书的要领。可见,《郁离子》绝对是一本奇书。因为没有了官场琐事的羁绊,所以,刘伯温著作颇丰。除了《郁离子》,他在隐居的这段时间还写了哲学著作《天说》(上下)与《雷说》(上下)。其实,著书立说是刘伯温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罢了,他静观时变,更在意的是随时准备出山。当初,刘伯温归故里时,他所招募的义军害怕遭到方国珍的迫害,便跟从他居住在青田山中。所以,刘伯温拥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在乱世,谁手里握有枪杆子,谁就是老大。眼见刘伯温手里有兵,有人便建议:“趁天下纷乱之时,起兵括苍,以成勾践之业。”刘伯温笑着说:“我生平最恨方国珍、张士诚之辈,何必要效仿他们?人各有命,不可强求。”于是,刘伯温继续等待,等待着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结束乱世纷争的人对自己的召唤。这一年,全国起义的形势继续迅猛发展。朱元璋谋取浙东诸路,严令将士们要“克城以武,安民以仁”,不要乱杀百姓。如果有兵士犯禁,便立即宣布斩首示众,以一儆百。结果,民心所向如江河归海,朱元璋所奉行的“仁心仁术”收到了绝佳的效果,他率领的起义军力量迅速扩大。当朱元璋东下婺州时,曾经派人招谕方国珍。朱元璋率领的军队号令严明、兵锋锐利。如果不从的话,很可能被灭掉。再说,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如果再与朱元璋为敌,几乎是四面树敌,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于是,方国珍不得不顺从朱元璋,质子献地,以表达自己的诚意。人才就是生产力,谁帐下拥有的人才多,谁就能在战争中握有主动权。所以,元末群雄不仅在疆场争战,还争相招纳人才。在他们眼中,隐居之仕都是香饽饽,如果招揽了名重一时的贤士耆儒,不仅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兴起教化,还可以凭借其声望,让一方民众归附诚服。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朱元璋虽然上过几个月私塾,认得几个字,但撰写书信文契就差一些,身为红巾军大帅的他,延揽人才的心情更加迫切。比如,初取滁洲,便将儒士范常留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渡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让当地名儒陶安为参赞军机;攻下徽州,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避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攻克集庆,把夏煜、杨宪等十多人请到了自己的队伍中。浙东山明水秀,自古都是人才汇集之地,朱元璋以他一贯谦虚的态度,决定把这些人才都招揽过来,为自己效力。朱元璋攻下婺州后,恢复了郡学,废弃很久的学校又恢复了生机,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学校没有好老师是不行的,朱元璋瞄上了宋濂,希望他能够出山。宋濂这个人幼时聪敏,记忆力强,精通《五经》。元至正年间,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他却以父母年老为由推脱了当公务员的机会,跑到到龙门山闭门著书。元朝廷的高官厚禄他都看不上眼,会接受朱元璋的邀请吗?出人意料的是,隐居十多年的宋濂竟然接受了朱元璋宁越府(婺州)郡学之聘,成为了《五经》老师。可见,在他眼中,朱元璋才是结束这场乱世纷争的真正人选。至正十九年十一月,朱元璋命令帐下猛将胡大海、耿再成合兵攻打处州。石抹宜孙在处州西北屯兵阻止朱军南下,但他身边已经没有了为他出谋划策的人,手下的将士也是毫无斗志,失败是早晚的事。胡深眼见跟着石抹宜孙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又收到了朱元璋诚恳的召唤,便毅然决然地投降了朱元璋。对石抹宜孙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他也无心恋战,便弃城逃走了。结果,红巾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拿下了处州七邑。宋濂、胡深都是刘伯温的好朋友,这二人都毫不犹豫地投奔了朱元璋,自己是否也该有所考虑呢?刘伯温在内心问自己。但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文人,刘伯温内心有一个不容易跨越的坎,那就是“一女不嫁二夫,良臣难侍二主”。他该作何抉择呢?后续会为大家继续解读。
上一篇文章: 娜扎爱钻牛角尖,恋爱三追问让人无奈,太缺 下一篇文章: 狮子座爱钻牛角尖,常常不肯服输,渴望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