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秋千架即使生命粗糙如瓦砾,也要伸
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我是阿弓找电影的时候,发现了《暖》,竟然是据诺贝尔得主莫言的小说改编。大师的作品必须得读一下,找出这篇文章看了起来。这篇文章个字,带给我的震撼堪比一部长篇小说,不然也不会被改编成电影。
《白狗秋千架》豆瓣评分7.9,电影《暖》同样7.9。由此看来,这篇小说厉害,电影也拍得厉害。《白狗秋千架》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于年4月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倒叙手法,叙写一个离乡十年的读书人井河回乡与昔日恋人暖重逢的故事。这重逢的背后是苦难,是求而不得,是一个女人对不公命运的反抗。
曾经五彩斑斓的生活,被现实磨成了一片漆黑
张爱玲曾经说过:
每个男人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男人,同样也适用于女人。暖一生中有过三个男人,但都成了她悲剧的来源。
白月光——蔡队长暖17岁那一年,和男主井河是宣传队的骨干。解放军来到了他们村。蔡队长等人就住在了暖家。蔡队长是文艺兵,长得高大,头发蓬松,眉毛高挑。既英俊又多才多艺,暖很快就喜欢上了他,他也喜欢暖。
蔡队长说暖条件不错,可惜缺乏名师,说井河也很有发展前途。队伍离开那天,蔡队长留给暖一个牛角梳子,井河爹和暖爹求蔡队长将俩人带走,蔡队长说要回去跟首长汇报一下,年底征兵时就把他们征走。临走那一晚,蔡队长抱着暖的头轻轻亲了一下,说暖真纯洁。暖等啊等啊,谁知道蔡队长一直没有来。
蔡队长是暖的初恋,带给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好奇,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是她青春所有的期待与美好。蔡队长与农村一点都不一样,她幻想蔡队长能够将他带出农村的生活,但是蔡队长却辜负了她,造成她对生活的失望。
红玫瑰——井河井河是暖的青梅竹马,比暖大两岁。因为秋千架要被拆了,井河带暖去荡秋千。暖抱着狗坐在秋千上,井河用双腿夹着她,越荡越高,最后绳子断了。井河掉到了秋千架下,而暖掉到了刺槐丛,刺瞎了左眼。
井河读书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一直给暖写信,但是暖一直没有回他。久而久之,两人就这么断了关系。之前的暖不想嫁给井河,现在也没有嫁给井河的机会了。
眼睛瞎了之后,井河给她写信,她从来不回。虽然她说自己破了相配不上井河,但心里还期待着井河能够给她写信,继续这一段关系。但是井河得不到回信也就不写信了。暖在这样的等待与失落中,逐渐绝望,放弃了对生活的向往。
饭黏子与蚊子血——哑巴丈夫暖等不来井河,自己眼睛瞎了,岁数又大了,只能嫁给了哑巴丈夫。哑巴丈夫长得丑,土黄色的眼珠子、脾气暴躁、喜欢喝酒。对她好但不会温柔,爱她是真爱,打她也是真打。随便和男人说句话,哑巴都要怀疑。暖生了三个孩子,本来希望至少有一个是健康的,没想到三个孩子全都是哑巴,又呆又聋。暖只能和狗说话。
她对生活彻底绝望了,但是没想到这时候井河回来了,所以她在最后求井河给她一个孩子。
求不得、得不到、要不得是她这三段感情最直接的表露。曾经她喜欢的人是高大英俊的蔡队长、喜欢她的是才华横溢的井河,但没想到最后嫁给了大字不识、粗鲁残暴、长相丑陋的哑巴。
看似认命的背后,其实却是对悲惨命运的反抗。蔡队长不来,她有井河,井河不来,她嫁给哑巴,孩子全是哑巴,她就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不管再难,也没有说去死,仍然坚韧得生活,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让我想起池莉《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同样经受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但从不低头。
充满美感的小说名称《白狗秋千架》背后,却是惨痛回忆与困顿现实
莫言以《白狗秋千架》为名,白狗和秋千架在文中不断出现,白狗更是贯穿了整篇文章。
井河在河边看见了白狗,而后见到了暖。井河去暖家,出门迎接的也是狗。暖出门做衣服,狗也跟着走。井河离开暖家,走到之前见面的桥头,发现白狗在下面等他。白狗带着他走到高粱地里,暖在等他,让他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孩子。
白狗引导了两人的见面与再见,串起了两人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狗还是他们之间情感的牵绊,见证了所有惨剧的发生。
他俩去荡秋千,白狗也去了。秋千绳断了,白狗和暖一起掉进了刺槐丛,之后白狗一直留在暖身边,从她结婚生子、出门干活,一直陪伴着她。
白狗原本是井河的,是他爸从他舅那拿过来的,最后却陪在暖的身边。是井河离开之前留给暖的一个纪念,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也成了暖生命中的一个慰藉。
不仅如此,白狗还有着很强的象征含义。
文章开头就说了,纯种白狗难求,即使有一点小缺陷也称为白狗,而他家黑爪的白狗,在杂种花狗充斥乡村的时候,引起了众人的称赞。暖美丽、能歌善舞,但是一个农村人。白狗也象征了暖,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蔡队长夸她却不要她,白狗与暖的遭遇是一样的。
白狗见证了暖和井河年少美好的记忆,见证了那一次的悲剧,见证了两人的再见,成为连接现实与回忆的线索。通过白狗,将井河的记忆拉回过去。通过倒叙的创作手法,通过回忆性的片段,让读者了解那一段过去,让观众对暖的经历更加同情。
井河叫暖去荡秋千,当时暖不想去。他说明天秋千架要被拆了,暖才去的。最后绳子断了,造成了暖的悲剧。发生这段悲剧之前,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与笔墨来做铺垫:
车把式对队长嘟哝,嫌把大车绳当秋千绳用,都快磨断了。秋千架,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架后不远是场院沟,沟里生着绵亘不断的刺槐树丛,尖尖又尖锐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
黑色的天,阴暗的秋千架,清灰色的月亮,冷色调的场景渲染了悲剧的氛围,与荡秋千时男女主的高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暖的不幸与命运的难以捉摸。
井河带着暖荡到了横梁上,看见了田野和河流,房屋和坟丘,在这极致的快乐与享受之中,绳子突然断了,悲剧也就产生。也是作者在告诫读者:当你以为人生很快乐的时候,悲伤也会降临。荡得越高,飞得越高,最后也会低得跌得更惨。
是井河带着暖荡秋千,结果造成了悲剧,她有理由去怨恨井河的,但是在井河的对话之中可以看出,暖似乎对生活妥协了。但她最后在高粱地中的求子行为却让读者看到了她对于悲惨命运的抗争,不服输不妥协。她渴望一个健康的孩子成为黑暗人生中的一点光亮,这个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女子,在这个安静沉默近乎压抑的家里,她渴望交流,渴望正常人的生活。这大概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吧。
暖的苦难经历与井河的内疚赎罪贯穿全文
莫言善于借用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刻画底层劳动妇女的苦难与不屈,例如《丰乳肥臀》的母亲承受苦难但养活了好几个孩子,这篇小说同样也是如此。
村里漂亮的暖喜欢上了高大英俊的军官,但被无情抛弃,怀揣的希望也渐渐消散。正值失意时,又将眼睛弄瞎了。之后她期待井河能回家乡娶她。她希望井河找她,却不想说出来,既纠结又渴望,但井河最终没了消息。在绝望中她嫁给了哑巴丈夫,结果生的孩子全是哑巴,暖曾经引以为傲的声音,现在连话都没法说了。
曾经能歌善舞的暖在生活的压迫下,不是哑巴却被迫成了哑巴;曾经“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的脸,变成了井河害怕的独眼;曾经有大志向的暖,最后只能待在小村子里,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留给暖的是惨痛经历,那么留给井河的就是内疚与赎罪。
作为造成暖破相的人,井河考入大学之后,一直逃避害怕回村,最后他“心里总觉不安。终于下了决心,割断丝丝缕缕,回来了。”开头就提出,他洗完脸之后用未婚妻赠送的系列手绢中的一条揩着脸和颈,穿牛仔裤受到全村的指指点点,暗示井河的生活已经和村里没有一点联系了。
他想帮暖背草,是他想通过帮暖做事来赎罪。听暖说话,他以为暖会过得很好。到了暖家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他的愧疚越来越深。在经过和哑巴丈夫的相处之后,井河走出暖家,他想:
他虽然哑,但仍不失为一条有性格的男子汉,暖姑嫁给他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苦头,吃不能说话,日久天长,习惯之后,凭借手势和眼神也可以拆除生理缺陷造成的交流障碍,我种种软弱的想法,也许是伴着杞人忧天倾的毛病了。
井河知道暖过得并不好,在家里受到哑巴丈夫的管束。但他仍觉得暖顾过得很好,也是台他在为自己找理由安抚自己的内疚。其实他也知道这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但他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任由自己这么想。
在草地里,暖问他:
你说实话,要是我当初提出要嫁给你,你会要吗?要我吗?我看着他狂放的脸,感动的说一定会要的一定会。
其实会不会要大家心里都知道,当时的井河成了知识分子,见识了更好的世界,而暖只是一个瞎了眼的姑娘。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他都没有娶暖的理由。他的愧疚一是造成了暖的破相,二是抛弃了暖,违背了约定。所以他想赎罪,想帮暖干活,去她家看看她过得好不好。最后暖看中了他想赎罪的心思,告诉他,自己过得不好,提出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想要赎罪的井河,到底会不会答应暖呢?
文章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并没有写井河有没有答应暖,暖有没有如愿怀上孩子,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选择伦理还是感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白狗秋千架》改编成电影《暖》,告诫观众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都不要犹豫
相比于电影版的《暖》,《白狗秋千架》这本小说更加残酷。电影中的哑巴丈夫一直对暖很好,默默陪在身边,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而且暖也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孩子,聪明懂事乖巧听话。电影强调的是青春的遗憾,而小说则更强调压抑的现实。相比于温暖的电影,我更喜欢小说,喜欢小说中的身处困境仍然向阳而生。即使生活已经将她打压到谷底,她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考琳·麦卡洛在《荆棘鸟》中写道:
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曲终而命竭。
暖就像这只荆棘鸟,一生中就为了一丝对于生活的希望,她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她对于命运无情的反抗。
暖虽然悲惨,但却抓住最后一丝希望,井河心怀愧疚,却不再逃避。在这场悲剧中,没有所谓的好人与坏人。难怪井河吗?井河导致了暖的破相,却也不是故意的,暖之前却并不爱他,在他要说嫁给他的时候,暖说他想得美。要怪暖吗?但是暖又做错了,落水的人在绝望的时候,想要抓住浮木求生,又有什么错呢?
给我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用尽全力去抓住,不要留下遗憾,最后暖也说了:
要是我胆儿大,一去队伍上找他,他就会收留我。我想我已经破了相配不上你了,只叫一人还不叫二人带,想想我真傻。
曾经的犹豫与不决还有退缩,都造成了今生的遗憾。这也让人深思,如果当初他们勇敢一点,是不是就不会有如今的困境?感情中遇到喜欢的人不敢去追,心存犹豫,最后却发现他的身边早已经有了别人工作上有自己的想法不敢去表达,最后发现,其他同事做了得到了表扬,其实他的实力还不如自己,但是他行动了。
就算失败了,总好过遗憾,也不会再说:如果当年我怎么怎么样。最好的就是:当年我做过了,虽然失败了但我不后悔。
不足13,字的小说却写出了差不多1/3的感慨,或许这就是优质作品的力量,不断的给人想法,想要有诉说的欲望。我害怕看那些现实的电影与文字,但却忍不住去看,因为这就会让我觉得这就是生活,虽然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但却总让人拼尽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