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这几招,简单易行
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这几招,简单易行
大家说到科学,往往想到的是一些非常复杂的方程式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把科学变成了一个个学科。也就是说,我们只是重视学科里面具体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乃至数学,但是至于科学本身是什么,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被教育过。在国外的高中阶段,学生们深入学习理化生学科之前,总要先学科学哲学,把科学是什么讲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式。
孩子学习物理吃力的原因
所谓的“死扣”,是指这部分学生在做物理题的过程中,不会从易到难去做,而是只要一遇到难题,就非得当时解决不可,走入了极端,爱钻牛角尖,结果不但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把这难题解决,而且也没有时间去解决后面的简单题了。这是一条不管是平时做练习题还是正规考试都应该遵循的一条通用原则。
所谓的“轻易放弃”,是指走入了另一部分极端,有部分学生遇到稍微难一点的物理题就放弃。有些题属于中等难度,但是只要有一点思维阻碍,这类学生就不再思考,这样就放弃了得分的机会。
如何培养高成绩孩子
带孩子多观察,保护孩子好奇心
扎克伯格曾晒过一张照片,是给刚刚满月的女儿读儿童版的《量子物理学》绘本,我们可能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看得懂,扎克伯格这样说“我希望能教给她一种好奇心,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她能够自己去探索。”
对孩子来说,激发好奇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大自然中观察,大自然就是一座最好的博物馆,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研究的对象。
老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经常带着儿子在山间小道上散步,看到一朵花,顺手掐起来,让儿子过来看。
经常发问孩子,带领孩子思考和发现
我们一定都领教过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能把我们问得头晕脑胀,其实,有时我们要学学慕容复,反过来问孩子“为什么”,做一个经常问问题的家长。
《最强大脑》魏坤琳教授说“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问题,对于他的问题,你不要急着给答案,而是应该尽量引导他自己去寻找证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甚至在他没有问题的时候,你还可以提问题来激发他的思考。”
多反问孩子,不要直接给答案。
这几年与人类幼崽的斗智斗勇中,发现孩子也很懒,问了问题,你直接给了答案,孩子就少了往下探索的欲望,何必重复劳动啊!(大笑)所以我们当孩子问问题时,不要贴心地给答案,要把球抛给孩子,激发他们去寻找答案。
如孩子问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大人回答它就是酸的,这样的答案太没有营养了,理所当然地回答会打消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应该和孩子观察事物、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这才是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什么样的物理启蒙才是适合孩子的启蒙呢?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
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适用于-10岁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物理进行启蒙,同时穿插了数学、化学、科学、技术、工程等多门知识,既能增长孩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教书的几年中,就培养了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被戏称为“永乐大典”,可见他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秀经验。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书中,既有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也有发散性思考,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小读者来信”,可以让孩子通过别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在将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考入名校并拥有更多的无限可能,不妨给孩子看看这套书!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