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西村民珍藏康熙五彩圣旨,专家建议上
众所周知,圣旨是古代皇帝下的命令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在古装宫廷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传达圣旨的场面。但是很少人知道,圣旨的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被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另外,圣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根据专家介绍,因朝代不同圣旨也大有不同,圣旨基本上分为赐命和诰命,单彩的圣旨一般封五品官员以下的,称为赐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员的,称为诰命。五品以上的圣旨颜色又分三色、五色和七色不等。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则颜色是纯白色的。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厘米,最短的约有厘米。年,河北省文物局下乡进行文物普查时,在邢台临西县孙家楼听说村民家中收藏有一道清朝皇帝的颁布的圣旨。于是,专家来到孙姓村民家中,表示想要看下这道圣旨,孙姓村民拿出圣旨后,专家进行仔细的研究。按照黄白、墨绿、杏黄、红黄等七色,分为七节,圣旨长约23.5米,宽约0.31米,圣旨材料为五彩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五层云彩图。圣旨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其中,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这是一道清顺治十八年的皇帝诰封五彩圣旨,虽然已经历经多年,但是仍然保存得比较完好。专家研究后表示,这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时,按照惯例嘉奖功臣,颁给当时任“河南抚标都司佥书管右营游击事”孙维统的三轴诰命之一。圣旨正文中,汉文用楷书书写,共计12行,个汉字;满文部分共计32行。满汉两文最后的年号落款处,均印有0.13平方米的红色大印,大印由满汉两种文字组成,汉字为篆体。村民表示自己的祖上孙维统20岁参军,多次参与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擢升其负责河南统领游击事务,加封从三品怀远将军。这道圣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对于清朝的军事、吏制研究和考证提供了史料佐证,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化研究价值。后来,专家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向孙老汉建议应该将圣旨上交国家,放在博物馆中会得到很好保护,而在孙老汉手中很容易造成文物损坏。然而,专家们的请求被孙老汉断然拒绝了,后来专家表示可以给予奖励和颁发证书,孙老汉也不同意。孙老汉表示这件文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代表孙氏家族荣誉不能上交,而保护老祖宗留的东西他们义不容辞!
上一篇文章: 犀牛角的新旧和真假判别 下一篇文章: 牛角梳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温润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