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牛画与牛画题跋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39.net/pf/a_6169140.html
在中国图文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规律可循,但具体到不同个案而言,总难免会表现出其纷繁复杂的一面。戴嵩牛画与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就显示出了这一特征。戴嵩画师承韩滉,《宣和画谱》卷十三:“初,韩滉晋公镇浙右时,命嵩为巡官。师滉,画皆不及,独于牛能穷尽野性,乃过滉远甚。至于田家川原,皆臻其妙。然自是廊庙间,安得此物?宜滉于此风斯在下矣。世之所传画牛者,嵩为独步。”《宣和画谱》将戴嵩牛画与韩滉牛图比较,对戴嵩牛画的评价,远在韩滉之上。“穷其野性筋骨之妙”,充分表现牛的野性,是戴嵩之所长。反之,戴嵩善画“田家川原”,常将牛置身于山川原野之际,这也是韩滉牛画所不及戴嵩处。《画谱》所载戴嵩画,皆以牛为主题,“今御府所藏三十有八:《春陂牧牛图》一,《春景牧牛图》一、《牧牛图》十、《渡水牛图》一、《归牛图》二、《饮水牛图》二、《出水牛图》二、《乳牛图》七、《戏牛图》一、《奔牛图》三、《斗牛图》二、《犊牛图》一、《逸牛图》一、《水牛图》二、《白牛图》一、《渡水牧牛图》一。”戴嵩画牛取材较韩滉更为多样。戴嵩的卓越画名,其画作对牛之野性的表现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田家川原特色,必然对后世与戴嵩牛画相关的诗文创作数量及题咏主题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戴嵩《斗牛图》题跋及其牛图传奇戴嵩众多牛图中,最为著名的是《斗牛图》。关于斗牛题材的图像,在汉画石像中有人牛相斗的作品(见图1);韩滉有《集社斗牛图》、戴峄有《斗牛图》,但画作不存,相关资料甚少,已难考察。戴嵩《斗牛图》《宣和画谱》载有两种,而综合历代对戴嵩《斗牛图》的题跋及记载看,传为戴嵩的《斗牛图》的作品至少不下两种。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卷八有《戴嵩斗牛图》:图1斗牛图河南南阳出土汉画石像图中二牛牴触,一牛怒视,目光炯炯。二童惊避树下,备极情态。卷上有宋徽宗题及高宗御宝。又贾似道题云“戴嵩《斗牛图》自内府得之,永为贾府之宝”。此卷在吴恭顺家。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十九:戴嵩《斗牛图》(绢本,中挂幅,着色。两牛抵触,二童子抛掷戏,具避匿树窦。震撼之声,惶惧之色,奕奕绢素间)这两幅画的构图方式相似:二牛牴触、二牧童惊惧躲避树下,有可能是同一幅作品。苏轼有一则非常著名的题跋《书戴嵩画牛》,是关于戴嵩《斗牛图》较早的记载。它讲述了一则有趣而又颇富哲理的故事:“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此文虽未明确言明所题画作的名称,但从内容看,无疑是就《斗牛图》而论。相似的故事在旧题苏轼撰的《仇池笔记》卷上与曾敏行《独醒杂志》也有记载,《仇池笔记》卷上《戴嵩斗牛》曰:图3斗牛图[唐]戴嵩(明中期前摹本)绢本水墨纵44有藏戴嵩斗牛者,以锦囊系肘后,随出与客观。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两股间,今画斗而尾掉,何也”?黄荃画飞雁头足皆展,或曰: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验之,信然。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曰:马正惠公(马知节,北宋将领,谥号正惠)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三则故事发生在斗牛图的收藏过程中,内容大同小异,皆就戴嵩《斗牛图》斗牛“掉尾”,未“夹尾于髀间”阐发。然三处记载颇具笔记小说的性质,苏轼与曾敏行所记主人公各不相同,从而使我们在领略其中趣味的同时,难免对故事的真实性充满疑惑。戴嵩是否有此种牛图传至宋代,无其他资料可证。而且,此图是否针对上面所言戴嵩的二童二牛的《斗牛图》而言,也不得而知。但画牛大家戴嵩画牛失察而被村氓牧童取笑,却成了千百年来颇具警戒意味的一则典故。今日可见的戴嵩《斗牛图》,为明中期前辗转流传的摹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两牛相斗场面。一牛怯而逃,另一牛穷追不舍,用角猛抵逃者后腿。双牛用水墨绘出,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尽显笔端。此图与苏轼、孙承泽等所论并非同一件作品。图画与韩滉的《五牛图》一样,无原野山川作为图片背景,二牛是构成画面的唯一元素,画作主旨在于表现牛的憨猛野性。在此《斗牛图》的画心有清高宗题诗二首,其一《题戴嵩斗牛图》用及苏轼所记的牧童纠谬典故:“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诗作不局限于画面,寥寥数字,对二牛格斗场景进行更为全面的复现。牧童纠谬典从苏轼等三人的记载看,其发生时间并不在戴嵩时代,但此典引入,有调侃意味,为本就有几分风趣的画面,更增情趣。其二《再题戴嵩斗牛图》曰:“牧童游戏何处去,独放双牛斗角叉。《画跋》曾经辟《画录》,《录》诚差《跋》更为差。”牧童与牛的画面布局,在中国牛画中最具趣味,也较为常见。清高宗由戴嵩此《斗牛图》联想贪玩游戏不入画面场景的牧童,题跋笔法灵活而风趣。末两句是针对戴嵩牛目有童影的记载的一个考证。在《御制诗集》中,诗末注曰:按《广川画跋》举《画录》谓牛与牧童点睛,圆明对照,见形容着目中。牛与童子之形大小可知,眸子点墨,不过脱谷,安能作人牛形云云。其意以为《画录》所云,似指牛目中画童子形,童子目中画牛形。如是则《画录》未为失,而《画跋》乃诚失之远矣。盖《画录》所云乃谓牧童与牛彼此有相顾之情,见于目中耳,盖谓目中画牛与童子之形哉。向题毛益《牧牛图》有“脱谷安能容对照”之句(见图5),引而未发,兹申而论之。《广川画跋》北宋董逌著,全书6卷,共收题跋篇,包括宫廷及私人收藏。其画跋偏重于考证评议,对作品之题材内容及物象制度多方论证,与其他侧重艺术风格技巧之评鉴著作不同。《广川画跋》卷四《书戴嵩画牛》反驳《画录》之说:“《画录》至谓‘牛与牧童点睛圆明对照,见形容着目中;至饮流赴水,则浮景见牛唇鼻相连’。余见嵩画至多,求其如《画录》所说,无有也。且牛与童子之形其大小可知矣,眸子点墨不过仅如脱谷,彼安能更复作人牛形邪?”《画录》盛赞戴嵩画牛技艺之高妙,而董逌指出戴嵩画牛之长在于“得其性于尽处”、“嵩画牛不过妙于形似”。清高宗在题画诗后用简短文字,以可感之情,代可见之形,阐述自己对《画录》相关记载的理解。清高宗的阐释,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在中国文学艺术与牛相关的意象建构过程中,存在一种曾将其作为牧者至亲至近伙伴甚至是无人可替的知音的现象。石涛《对牛弹琴图》在自题诗中曰:“非此非彼到池头,数尽知音何独牛”;而牛郎织女故事从《诗经·大东》篇到东汉时期的诗歌《迢迢牵牛星》,再到南朝时期的小说《荆楚岁时记》及后来的戏曲《天河配》,渐渐走向成熟,其中牛角色的置入,把牧童与牛的这种“相顾之情”演绎到极致。董逌质疑牛目中有童影的传说,周辉《牧牛影》则把戴嵩“牛目童影”当做一则真实的故事娓娓而谈:图5龙虎牛郎织女图石棺[东汉]佚名四川博物馆(米)元晖尤工临写,在涟水时,客鬻戴松(嵩)《牛图》,元晖借留数日,以模本易之,而不能辨。后客持图乞还眞本,元晖怪而问之曰:“尔何以别之?”客曰:“牛目中有牧童影,此则无也”。江南徐谔得画牛,昼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持以献后主煜,煜献阙下。太宗示群臣,俱无知之者。惟僧赞宁曰:“南倭海水或减,则滩碛微露,倭人拾方诸蚌,腊中有余泪数滴。得之和色着物,则昼隐而夜显。沃焦山时或风挠飘击,忽有石落海岸,得之滴水磨色染物,则昼显而夜晦。”牧童影岂亦类此而祕其说?图6木刻织女图[清]吴友如周辉联系徐谔牛画的传说,试图从绘画颜料的独特上予以合理解释,反使故事更具神奇色彩。关于牛目童影,汪珂玉《珊瑚网》卷二十五也有记载。汪珂玉《韩滉五牛图》是一则有关《五牛图》的题跋。其中言:“余所存戴嵩牛,牛目中有牧童影,犹足侈夜郎王也”,汪氏题《五牛图》而言及己所藏戴嵩牛图,其中情不自禁的夸炫,让我们也不禁更愿相信汪珂玉所言不虚。时至今日,戴嵩时代离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之遥了。关于戴嵩画牛的这两种颇具传奇意味的故事在宋代已难详虚实。它们的产生,与戴嵩画名之卓著与画技之高深紧密相关。它们以隽永的哲趣与神秘的传奇色彩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所包含的美学价值与魅力并不亚于《斗牛图》本身。戴嵩斗牛图的题跋,除清高宗的两则外,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十四《题戴嵩画斗牛》,是一篇抒写视角较为独特的一篇作品:“羊性狠,狗性险,惟牛其驯气颇敛。画工若恐牛不武,画作斗牛观者堵。牛不好斗胡不平,两童驱之牛怒生。既不使竭尔力,耕尔田,麾尔以肱横加鞭;复不及陈家青,王家乌,轻车快足夸当涂。两者一伤戚尔牧,西邻礿祭兹其福。乌乎,人生万事如牛毛,毋以余勇夸尔曹,今学割者皆操刀。”此跋并非按部就班围绕画作采用题跋的常见体例展开,而是结合牛性情温顺的一面,就斗牛之事题写。笔法一反题跋常用的赞叹视角,从斗牛题材的选取上提出异议借以抒发自我襟怀。情至浓时,把牛当作倾听者,采用第二人称,将心中的愤懑与不平,抒发得淋漓尽致,一洗清代乾嘉以来书画题跋诗文考订充斥的呆滞与枯燥。后李可染题其《斗牛图》曰:“腹大能容性温良,何事相争逞犟强。牧童呵斥声不厉,双双归去他斜阳”(见图7),也从牛性温良着笔,凭借诗境对画境的时空上的延伸,使《斗牛图》也呈现出一种恬静和乐之美。二戴嵩牛图与“”田家原野气象”戴嵩画胜于韩滉,在于能穷尽牛之野性,在于其将牛置身于田家川原,而非廊庙间。元·汤垕认为其牛图“开卷古意,勃然有田家原野气象”,亦是针对这两方面而言。《斗牛图》可算是戴嵩刻画牛之野性的代表作,但若想更加全面了解戴嵩牛画的田家川原气象,我们还需要对其画作与题画诗文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戴嵩专画牛,但其作品存至今日者屈指可数。关于戴嵩牛画题跋的保留的数量远远大于画作。这些题跋,从内容上看,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对画作优美意境的复现,二是对画作所表现的意趣的凸显,三是题跋者归隐情怀的抒发,四是对画作艺术的鉴赏评价。由于受牛画“田家原野气象”的影响,在戴嵩画的题跋中,抒发题跋者回归田园山林的归隐情怀的作品,成为戴嵩牛画题跋诗文相较于韩滉《五牛图》题跋的一大特色。而牛图的川原背景的设置,则使画面意境优美,颇富诗意。与之相适应,以诗题写戴嵩牛画,也较以文跋尾更为常见。1、田家原野之趣与返归园田之梦与韩滉画作宋及其前的题咏较为鲜见不同,戴嵩牛画在宋代已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黄庭坚《题李亮功戴嵩牛图》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则。李亮功名公寅,李公麟弟,爱古博藏,其中多有名作。诗作前四句“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顷荒”,将韩干马与戴嵩牛并列对比,突出牛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得过度到后四句老牛对自己心愿的倾诉:“觳觫告主人,实巳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将牛拟人化,由我及牛,把人颐养天年的愿望赋予老牛,从而把自我对牛的怜惜与同情书写到极致。任渊等注此诗曰:“韩生作富贵想,戴老作田野观。言胸怀异趣也”,“《南史·陶弘景传》:梁武帝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岂有可致之理。’此诗颇采其意,山谷于时政以轩冕为累也。”则明确将戴嵩画牛、黄庭坚题牛的意蕴与作者归隐之志相联系,反映了当时士子在刘涣、陈舜俞豢牛归隐以及李公麟《刘凝之骑牛图》影响下,对牛与山林原野的意象组合寓意归隐情怀的更为普遍的认同。此后,抒发归隐情怀成为的戴嵩牛画题跋较常涉及的内容。凭借绘画或题跋,表达对田园山林生活的向往以暂时逃避纷杂仕途的的烦恼,以寻求片刻宁静,是中国文人画及绘画题跋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之一。金·杨云翼《戴嵩画牛》“春草原头雨湿烟,夕阳渡口水吞天。披图坐我风蓑底,一梦长林二十年”,就反映了这样一种暂忘尘境,如梦如幻般游于画境的审美体验。元·李庭曾两跋戴嵩牛图,分别曰《题戴嵩牧牛图》、《又诸君同赋戴嵩牧牛图效闲闲体》,二跋如下:侬儿生长清溪曲,雨笠烟蓑一生足。春风绿草满汀洲,千角吴牛随意牧。牧牛去来牧牛去,往来惯蹋溪头路。溪深牛背稳于舟,手掉荆鞭浑不惧。画师画汝岂无情,羡汝安闲得此生。读书觅官只自苦,毕竟无忧不如汝。东皋雨足沙草肥,尔牛来思朝露晞。或讹或鸣恣所适,爱犊自是全天机。阿童牛背吹横竹,声入秋风断还续。凭谁采取笛中曲,留与诗人歌考牧。二诗写牧牛之趣。格调安闲、适意、和乐,深感读书做官之艰的诗人虽未直言牧放归隐,但语气之中不无羡慕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自然流露笔端。元代戴嵩牛画题跋最值得注意的是王冕《四牧图戴嵩画》。王冕幼曾牧牛,按宋濓《王冕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黙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后试进士不第,乃“焚所为文”,“着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他“隐身不仕,好游名山,遇奇才侠客,即呼酒悲吟,人多斥为狂奴。”牧童与隐士经历,使其对牧趣的刻画异常鲜活:牧儿小职奚以为,力耕得暇则放之。浴流食青随所宜,岂同人牧潜危机?重爵厚禄那自欺,坐看败肉加鞭笞。何如牧儿心坦夷?出入自在无羁縻。高林雨晴白日迟,平原春暖芳草肥。牧儿乐事从可知,钓鱼吹笛怡怡而。牛犊茁壮长厥肥,老我亦有丰年期。披图载颂四牧诗,龚黄召杜今是谁?王冕曾自号“饭牛翁”,此诗围绕“牧牛”一事,几乎全篇都在以对比手法表现牧童的牧牛之乐与放牧心境的自在安然,具体联系画作而论的文字甚少,这类作品在题牛画作尤其是题牧牛画中并不少见。另王冕有《饭牛图》诗:君不见百里奚饭牛而牛肥,胸中经纬无人知;又不见老宁戚时不时兮长叹息。偶尔君臣称际会,伯道相高非盛德。何如牧儿原野间?埋名隐姓闲盘桓。清晨骑牛唱歌出,日暮骑牛唱歌还。随时力作了人事,岂以世故无相干?也不知长安尘土暗天地,也不知沧海风黑波澜翻。三峡之险彼自险,蜀道之难彼自难。富贵无所惑,贫贱得自安。但愿岁年丰,草满牛可餐。青山绿水足行乐,吟风啸月无机关,不问世上骑马官。“饭牛”关系百里奚与宁戚二典,在传统文人的笔下,包含着多层意蕴,其中有爵禄不入于心的清高,有对伯乐明主的企盼、还有几分怀才不遇的失意与落寞。此诗从两个著名典故着手,虽不是缘戴嵩牛画而写,却与《四牧图戴嵩画》互为补充,曲尽牧儿乐事,是题牛画诗作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作品。陆文圭《题戴嵩牛图》是一首六言四句诗:“陇上躬耕力倦,归坐茅斋展巻”,以农者的身份题写,耕倦赏画,“耳边如闻笛声,却看牧童不见,”也是把题写的着眼点落在牧牛这件事上,非常巧妙地描绘了一种令人身临其境、浑然忘我的审美意境。这种农人的题跋视角,在宋刘克庄《戴嵩牛》跋文中也曾使用,但此诗韵味之醇,远在后村文之上。画中所包含的乐趣,也为题跋者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