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传统文物中的艺术

中国历来都有着扇王国的美誉,中国的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我国最早的扇子,是舜为了打开视野,广纳贤才而制作的五明扇。

商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用各种颜色野鸡毛做成的扇子,被称为“障扇”,扇柄长,扇面也较大。这种扇子一般都由奴隶或侍从执掌,为王室成员外出时遮阳挡风避沙,主要是为了象征王权和权威。

战国至两汉时期,用细竹条做成的半圆形竹扇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圆形的团扇渐渐兴起,其中朱黑亮色漆的半圆竹扇最为精美,这类扇子也称作纨扇或宫扇。团扇的使用在当时最为普及,上至帝王王室,下至奴仆侍从。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塵(chén)尾扇、羽扇、比翼扇相继出现。塵尾扇是在团扇的基础上加鹿尾毛,相传是由梁间文帝萧纲首先创造。“塵”指的是领队的鹿,手执塵尾扇就有着领袖的含义。

羽扇最初是用鸟类半翅制作,改良之后用8根或10根羽毛并列排放,直接做成扇形。比翼扇是在塵尾扇的基础上创新,将上端鹿尾毛改成鸟羽,有着帝王天神、真仙下凡的象征。

隋唐时期,塵尾扇的使用渐渐缩水,团扇得到发展,广为流传。这时的团扇,主要是以竹木作为骨架,再加上丝绸做成各种形状。

唐朝早期腰圆形团扇较为普遍,形状与塵尾扇类似。到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圆如满月的扇面样式出现,深受闺阁女子喜爱,很多古诗词中都会借团扇来刻画少女的种种情态思绪,极具画面感。如:

王建的《调笑令·团扇》“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唐]张祜《相和歌辞·团扇郎》“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唐]刘禹锡《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唐朝时期的歌舞唱戏已经开始用扇子作道具,到了元朝,杂曲表演中扇子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道具。在习惯上,女角色多用小画扇,大臣、儒家多用中型扇,武官、武臣、大将多用白竹骨大扇。

宋元时期,团扇虽仍以多变的样式占领着市场主流,但折扇的出现,让团扇的主要地位受到了威胁。这时期制作扇子的材料开始增多,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都能作为扇骨。

这时期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故而出现了扇铺和画商。可由于扇子的纸面是油纸,不利于作画,达不到文人雅士赏玩的标准,也成为不了书画家挥毫的对象,只能作为仆从、小市民的手中之物。

明朝时期,折扇开始在宫廷流行,后又普及到民间,成为当时的主流,影响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当时的川蜀和苏州都是折扇的主要产地。

折扇虽已开始流行,可早期的扇骨资源较少,所以成品并不是很多。发展到后来有了细扇骨,折扇才得以普及。这时期,还出现了在扇面上加金箔的手艺,文人雅士开始讲究扇面书画,制作相当精美,使扇子更接近于工艺品。

品质上乘的扇子,皇帝一般赏赐给嫔妃或亲信,品质较差的,赏赐给官僚大臣。

折扇的骨架加工,在明朝的发展相对成熟,如象牙雕刻、螺钿镶嵌、玳瑁拨片粘贴等精美工艺,应有尽有。

清朝皇家的直接参与,大大推动了扇面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的审美喜好渐渐压过了当年风头正盛的文人喜好,折扇的制作与装饰日渐繁复。后因金石学家的参与,折扇的制作更是进入了一个新格局。

金石学家们会在扇骨上刻画很多金石图案来丰富扇骨的艺术性,并与扇面书画相呼应,为原本匠气十足的扇骨增加了些许文气,使得这个集书画于一体的文雅艺术品成为完整展现文人文化的媒介。

图片来源于网路

折扇不仅款式多样,扇骨、扇柄材料种类也多,比如羊脂玉、翡翠、象牙等。部分扇面就有象牙制成的网孔状图案,这种扇子极其珍贵,也就只有帝王皇室才能够把玩,市民根本无法接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一些风格特异、材料新颖的塑料扇、袖珍扇、帽扇,自开扇、多功能光导工艺扇等相继问世。

现代生活使用扇子纳凉驱暑的作用相对减小,但扇子作为精美的工艺品,将永远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的扇子除日用外,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蔚成独具中国扇风格的奇观,是民族传统文物中的艺术瑰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