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学生质疑标准答案有误,教育局这样

做数学题,需要充分理解题目意思,一旦题意理解错了,所得到的答案完全不同,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近网上的一道关于小学五年级表面积的数学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是一道选择题,题目是这样的:请看第4小题(图片来自网络)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将会扩大()?A.2倍;B.4倍;C.8倍;D.16倍学生选择的是8倍,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呢是4倍。对此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觉得按照字面意思应该是8倍才对。这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挺喜欢数学的,因这道考试题导致闷闷不乐,非常消极。担心孩子陷入钻牛角尖的死胡同。将这个问题发到了网上,希望能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对此网友们有说是4倍的,也有支持孩子说是8倍的。认为扩大4倍的,与标准答案相同。他们的解释是:扩大2倍意思是扩大到原来的2倍。假如说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扩大2倍之后棱长变为2a,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有6是个常数,扩大的倍数决定性因素在于棱长的倍数,2×2=4倍。但是赞同这位同学网友的理解是这样的:棱长为a的正方体,扩大2倍之后的棱长应该是:a×(1+2)=3a。那么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3a×3a×6得到的新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的9倍,再减去原来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因此是扩大了9-1=8倍。表面积(图文无关)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没有任何疑问,大家最大的争议是扩大2倍的意思,到底是:扩大到原来的2倍?还是说增加了2倍?这两者的意思不同,代入公式计算到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如果说棱长为a,扩大2倍之后它的棱长变为2a,它相当于说扩大为原来的2×2=4倍。对此有网友反对说,如果说扩大2倍是原来的2倍,那如果扩大1倍,那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数呢?比如说一条马路路面宽3米,扩大1倍,之后应该是3×(1+1)=6米才对吧?所以根据这个来推论的话,那种说法是确实站不住脚的。数学有些词语,他的表达方式确实比较特殊。比如说小明有5块钱,小强比他多2倍,那么小强的钱显然是5×(1+2)=15元。如果说题目变成,小强的钱是小明的2倍,那小强的钱就是5×2=10元。图片来自网络之前教材上,学小数的性质时候是这样描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扩大倍……以此类推。按照这里的意思呢,扩大就等于“扩大为”、“扩大到”的意思。但是新版的教材对这个稍作了改动。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以此类推小数点从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这样的表达方式呢,就更加容易理解,就没有任何争议了。等式变形,我们会说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倍数等式仍然成立。关于那道表面积变化倍数题目,宁波市教育局给予了回复,造成这一题有不同理解是因老师在命题的时候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对孩子钻研、思考的品质,表示鼓励和赞扬;指出学习知识需要批判精神和怀疑态度;但也要防止孩子钻牛角尖。大家觉得这一题应该是4倍准确,还是8倍更合理?,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7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