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按照你的规划走摒弃投射效应
文
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上周是外婆的大寿,我们几个平时不见面的亲戚就聚在了一起,开始了无边际的闲聊。
在谈论各自孩子未来的时候,有个远方的亲戚叹了好几声气,说:“我家小孩就是很叛逆,你说我们好几代人都是医生,他去当医生多好啊,他可偏不,去当什么广告策划,这么虚的职业,你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有好几个人也附和他,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与自己的期待一点也不符合,碌碌无为,浪费了他们半辈子的悉心培养。
孩子真的一点儿也不优秀吗?其实,这些家长都有着心理投射效应,在这种效应之下,自己的主观意见大过于客观存在,看不见孩子的优秀。
▏家长为什么会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
1.只从一个角度看待孩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孩子的品格也如此,其由很多面组成,每一面都各有不同的特点,而很多家长都只片面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只从一个角度出发,所以难以看到孩子的优点,也误以为孩子没有优点。
例如,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害羞,家长就认为孩子容易自卑,有社交障碍,从而觉得孩子的人生比别人的差。其实孩子只是喜欢思考多于说话,他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等都比较优秀,只是家长没有发现罢了。
2.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待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的未来画好了蓝图,详细地规划了每一步路,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想的样子去生长。但是事实与愿望相反,孩子没有往家长所规定的路线走,家长就会大所失望,选择性忽视或者不承认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
我有个堂弟,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他们也希望堂弟以后能当老师,最好与他们同一个学校。但是堂弟对当老师毫无兴趣,他更喜欢音乐剧表演。
当时他的父母就强烈地反对他的择校志愿,在他人面前把堂弟个人品质与他的专业批判得一无是处,认为堂弟的人生很糟糕。
事实上,堂弟真的非常优秀,只是他没有达到他父母的期待,所以在他父母的眼里才毫无优点。
3.过于放大孩子的缺点
家长与孩子之间容易在生活上有摩擦,产生矛盾与冲突,在情绪的渲染下就过于放大孩子的缺点,只看到孩子的短板并且过于放大,导致他们眼里尽是孩子的缺点与不足,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像有些孩子比较活泼调皮,家长在家里积累了烦躁的情绪,只要孩子稍微有点动静,他们就不断加深自己对孩子的印象刻画,对孩子的缺点钻牛角尖,不去注意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点。
▏“投射效应”是什么?对于家长来说有什么启示?
1.“投射效应”的概念
投射效应指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喜欢用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同样拥有自己的喜好与厌恶的标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造成对他人的认知障碍或误差。
2.家长的心理投射效应有可能耽误孩子
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曾说,“大人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总想让孩子为自己争光”。
很多家长根据自己的喜恶来决定孩子的喜恶,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决定孩子的愿望,这种投射效应就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的翻版,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感受与想法。
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的巨大压力与束缚,孩子要背负家长沉重的期待与意愿,去走他不愿意走的路,完成他不想实现的目标,这就是对孩子人生的耽误。
3.家长的心理投射效应是一种心理偏差
实际上,家长的投射心理都是出于自己单方面的期待,全凭着自己的观念去塑造孩子,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路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孩子就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意愿而走,家长的心理投射效果就基本为零,心理的落差大,对孩子失望,认为自己的培养纯属浪费心血,对亲子关系就造成严重的破坏。
家长要矫正自己的心理严重偏差,学会尊重孩子,克服心理投射效应。
▏家长的具体措施?
1.克服心理投射
家长要停止自己对孩子的心理投射,不要用情感来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意愿。
我也曾想过我的孩子未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她百日抓周的时候,我混了自己的私心进去,故意把听诊器和法槌摆在最上面,好让孩子一手就能抓到。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发现她的兴趣更偏向于体育运动,她所要走的方向与我所期待的方向完全不一致,我尊重孩子,放弃了自己单方面的意愿,鼓励和支持孩子往自己喜欢的路走去。
孩子不必成为我们所期待的人,成为他所期待的自己,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2.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去决定孩子的人生
凭借自己的喜恶去决定孩子人生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失败的父母。孩子也是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人,他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他的人生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根据,而不是父母的喜恶与意愿。
就像我的堂弟,他的父母不应该有“子承父业”的想法,因为自己对音乐剧表演认识不全面,甚至毫无认知,就凭借自己的直觉来否定孩子的一切,这相当于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附属品,不允许有任何的期待偏差。
家长的喜恶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真的不重要,甚至可以不在参考范围之内,因为那是孩子的人生,他人没有资格去界定和破坏。家长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是这种期待要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上面,否则会有反面的效果。
3.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智能、潜能来帮助孩子去发展他的兴趣与特长,让孩子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去体验,他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更有兴趣,更有能力。
像我的孩子喜欢体育运动,我就带她去体验各种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等,让她充分感受和比较。我的作用不过是指导和辅助,给予她鼓励和支持,让她自由地发掘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才能。
孩子在自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时,他才有充足的内心动机,在这条路上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家长要适当地反省自己是否有投射效应,如果有的话,就要尽早地停止,纠正自己的心理偏差。用一分二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期待要用对用准,这样孩子的发展与自己的预期才很好地重合,对双方都有益处。
今日互动话题:你对孩子有没有过心理投射效应?看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吗?欢迎留言分享。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