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力证113,有逻辑的孩子咱确实
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分享的视频,顿时笑了。
博主在视频里说到:“今天我家孩子回来以后,问了我一个奇怪的问题,问我会不会证明1+1=3,我说你这个问题谁也不能证明啊。”
孩子就给我证明了一下,我竟然无言以对。
看完视频,愣了几秒。
过程对不对另说,你就说这孩子有没有本事。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还能给你绕进去,这个逻辑是真的强。
回想起和孩子斗智斗勇的那些年,至今又爱又恨。
爱的是孩子逻辑出彩,思维敏捷。
恨的也是他逻辑出彩,分分钟把我怼得哑口无言。
01
有逻辑的孩子有多难搞?
还记得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回辅导他做看图写话,我俩差点没干起来。
就是这幅图片《保护庄稼的好朋友》。
儿子说,这幅图里讲的是小明在路边看到有人卖青蛙,嘴巴馋了想吃,于是回家拿出零花钱买了个网子,去河边捞青蛙吃。
我说:“你看主题,这明明讲的是小男孩买了青蛙放生啊。”
儿子眉头一皱,显然不认可我的说法:“你看这里,就十五个钢镚儿,去外面买一只蛙都不够,怎么可能买那么多只?”
我一听,不自觉的就开始数钢镚了,还真是十五个。
幸亏我及时反应过来。
我说儿子你别钻牛角尖,看图写话要看整幅图的表达的意思。
儿子理直气壮:“我看了啊。”
他又指着第二幅的小贩子,“你看这个小贩子脸上的表情,这么凶的,他肯定是不乐意卖青蛙给小明,所以小明只能自己去河边抓。”
气得我火冒三丈又无力反驳。
你说他是胡搅蛮缠吧,他偏偏有理有据,你说他有道理吧,那主题都不知道歪道哪里去了。
生活中这样的片段数不胜数,虽然有时候也会被他气到说不出话,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件坏事。
孩子思维敏捷,口头表达强,是孩子逻辑思维强的表现。
这类孩子善于探索和发现,对事情判断能力强,独立有主见,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
有逻辑的孩子,“智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些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孩子,通常都是很有思考力和主见的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很希望自己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强,那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
02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并非只应用于数学,其他学科以及孩子将来在处理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都能用到,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
①表达有逻辑
同样一件事情,有些孩子描述的磕磕绊绊,言语混乱,有些孩子讲起来条理清晰,异常精彩。
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同导致的差异,总觉得孩子大了就好了。
其实不然,孩子描述不清,一方面反映了孩子语言的匮乏,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孩子思维的弱势。
而这种逻辑思维,是可以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训练出来的:
?给孩子提要求或给孩子建议时说清楚因果关系
比如带着孩子运动时,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要多运动,因为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变得更健康。
?多和孩子沟通我们做事情要按照一定顺序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要先穿袜子再穿鞋,为什么先系好安全带再开车,为什么搭积木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顺序……
?帮助孩子引入条理性词语
比如,首先、其次、最后、我是这样认为的等条理性词语,在运用这些词语的同时,孩子会衍生出结构性思维。
语言启蒙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会说话,更要重视语言的质量,让孩子可以逻辑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做事有逻辑
很多孩子做事情比较随心所欲,没有时间观念,也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遇到事情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所以,我们需要从小就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日常行程,让孩子脑海中有规律的概念。
日常程序很简单,就是先干什么、在干什么。
每天的日常程序包括起床日常程序、吃饭日常程序、出门日常程序、睡觉日常程序等。
每周的日常程序就是固定某天做某件事情,比如周六进行大扫除、周日固定带孩子去游乐园或兴趣班。
再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行拆解,比如睡觉的日常程序可能是:洗澡、穿睡衣、刷牙、讲故事、睡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孩子建立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同时也能让孩子产生时间观念。
规律的生活本身就是逻辑性的体现,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孩子建立计划性思维,在以后遇到事情的过程中学会拆解事情、列计划,从而做事更具备条理性。
③思考有逻辑
孩子的逻辑性思维是可以在游戏中培养的。
比如,平时生活里多陪孩子玩分类游戏,让孩子根据事物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进行分类,让孩子体会同样的东西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规律。
另外,棋类游戏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棋类通常有一套固定的规则,下棋的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则操作。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演绎推理的过程,孩子不仅要下一步想三步,还要想到对手怎么下,如果没有经过思考和判断,很有可能就出现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的局面。
这个过程不但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还培养了他的深度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培养本身是个非常轻松有趣的过程,可以在生活中渗透,也可以在游戏中领悟。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止为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孩子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将让他们受益终身。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