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首先应将话语权还给一线老师,而

教育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事,但是如今的教育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事实上,近年来教育改革政策可谓是层出不穷,涉及到基础教育的大改革就有中高考改革、“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民转公等等,而小打小闹的改革更是不计其数。

教育改革不可谓不频繁,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是改革的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有人表示现在的教育改革都是失败的。

一位退休老教师就毫不避讳地直言,教育改革多年,学校的各种收费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但是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材越改越不实用,甚至出现了不少的毒教材,考试内容越来越钻牛角尖,脱离实际,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其实很多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都对这位老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感同身受,那么教育改革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现在的教育改革是按照某些所谓的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的意思展开的,但是这些所谓的专家和管理者基本都已经长时间脱离了教学一线,甚至有的人从来没有过一线教学经验,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就想出了改革的措施。

专家就不多说了,现在的专家都快成贬义词了,大家都已经反感了专家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甚至有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这种情况在教育领域也一样,专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就是将前人的东西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了自己的,并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变成自己的也无所谓,关键是专家还要一线老师去实施,于是一线老师就被专家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得晕头转向,最后就是老师和学生都不知所措了。

再说教育管理者。上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到中小学的校长,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没有一线教学经验。有不少地方的教育局的领导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虽然都是行政管理,但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外行管理内行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如此,不少中小学校长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空降下来的,表面上是教育局对学校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某些人为评职称而去镀镀金而已。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中小学校长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甚至之前根本就不是教育行业的人员,这样真的是对教育负责任的吗?

教育按照这些脱离教学一线的专家和管理者的意愿来改革,结果自然很难令人满意。

要想教育改革有较好的效果,必须先将教育的话语权还给一线老师,制定政策之前多听听一线老师老师的心声。毕竟,一线老师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对教育中的问题有更深的体会,提出的意见也更有针对性。

当然,要做到这点很难。因为由一线老师来主导改革会让那些专家和管理者觉得自己没有了地位,没有了面子,甚至是没有了政绩。所以他们需要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愿意还给一线老师。

虽然很难,但是还是希望将教育改革的话语权还给一线老师,教育不能长期外行管内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9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