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彝族对野蜂的利用,超乎人们的想象昨
凉山彝族人认为蜂与其它动物不同:一是会飞,不易捕捉;二是有蜂毒,对人类有一定危害。
但是蜂毒只是成蜂才具有,在它们不能飞翔之前还是无毒的。因此,彝族对野蜂的利用,首先是吃蜂的幼虫和蛹,彝语称“吉支”,即吃蜂儿的意思。
在凉山地区有多种蜂类,它们的幼蜂都是可食的,但是受到成蜂的保护,为了取得前者,必须排除后者。由于蜂群种类、生活规律不同,捕灭成蜂和采集蜂儿的方式也各有差别,然而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必须寻找蜂巢。
寻找蜂巢的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各种蜂的生活规律,判断蜂巢。如蜂群飞行时,一般出巢时都是从蜂巢向上垂直飞起,归巢时,则由远处即开始慢慢低向飞行,最后沿着地面入巢,捕捉者据此可判断蜂巢的方位。一种是先捕捉一只活蜂,在蜂的颈部拴一根彩线,然后放掉,蜂拼命往蜂巢飞去,人们跟踪其后,这样也能迅速地找到蜂巢。
彝族所吃的蜂儿,有三种(1)牛角蜂,彝族称“布布拉姆”。此蜂较大,头绯红,腰部漆黑,有巨毒。它们在松杉和青枫树梢上筑巢,呈圆盘状,内分五、六层。该蜂从天亮到午夜都在外活动。彝族采集蜂儿多在秋季,人们趁夜深蜂睡之时,靠近蜂巢,将长竹杆顶上的火把点燃,用火将蜂巢围住,烧死成蜂,然后把蜂房取下来。每窝蜂的幼虫有七、八百只。这种采食蜂蛹的遗俗,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一直延续未衰。
牛角蜂据《岭表录异》里记载:“房有蜂子五、六斗至一石,以盐炒曝干,寄入京洛,以为方物。”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将蜂蛹加工作为土产进贡给皇帝享用的记载。
(二)黄蜂,彝语称“麻吉吃毛”,因呈黄色而得名。比牛角蜂略小。在大树上筑巢,有蜂毒,喜吃家蜂,一般在晚上十点入巢。取蜂儿的方法与上相同。
黄蜂(三)黄土蜂,彝语称“吉斯”。此蜂与黄蜂差不多大小,但呈紫黄色,微毒,在树根里或岩洞里筑巢,洞口筑有泥巴,泥巴越多,蜂群就越大。取黄土蜂几的方法,有两个步骤:首先在洞口烧一堆火,往洞内吹烟把成蜂熏死。
第二步是挖开洞穴,取出蜂儿。古代埃及也有利用此方法挖掘蜂儿和采蜜的。蜂儿的吃法比较简单:一种是烧吃,即把蜂儿埋在热灰里烧熟;二是炸吃,即利用青油(植物油)炸过再吃。彝族人认为蜂儿是富于营养的食品,对身体有大补之效。最早对野蜂的利用,除吃蜂儿外,当然也吃蜂蜜。
如凉山地区有一种岩蜂,彝族语称“瓦尔吉”。它比家蜂略大,又比黄土蜂小,有蜂毒,一蜂来螫其他伙伴也蜂拥而上。它们在树上筑巢,呈簸箕状,直径1.5米,厚1米左右。彝人取蜂蜜时,先在地上置一桶,然后以木杆顶穿蜂巢,把木杆下端放木桶,蜂蜜即沿杆流入桶中。
由于采蜜者穿有伪装用的草衣,而且在夜里进行,一般没有多大危险。每巢产蜜少者五十斤,多者达百斤以上。从上不难看出,无论是杀蜂取蛹,还是烧蜂取蜜,都是一种毁灭资源的原始攫取经济的遗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知识的提高,人类逐步认识到这种杀蜂取蛹、取蜜的偶然性和危害性,于是自然地出现了饲养蜜蜂的要求,开始对某种较易照料的蜂群进行收养。彝族人何时开始人工养蜂已无从查考,他们虽然还保存采集野蜂、蜂蛹、蜂蜜的原始习俗,但养蜂的历史已经很久也很普遍。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家庭,一般都养蜂和会收养野蜂。他们少则三、四窝,多的达到四、五十窝,养蜂已成为他们一宗重要副业。不过,尽管在这里我们已经看不到、也无法指出由采食野蜂产物到饲养野蜂的转折,但从族至今保留的二者原始遗风和方法中,对人类利用和饲养蜜蜂的全部历史,仍能了解一个大致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