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端午,盘点各地风俗

仲夏初始,近至端阳,年年端午,年年节。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地域差异,从南到北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和美食,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个地方不同的习俗和美食。首先要讲我国最特殊的一个地方了,她就是在山西的北部以朔州、大同为例,或者是在内蒙以南的一代。这里有一种贴公鸡的习俗,每年从五月初一到初五人们把雄赳赳、气昂昂的大红公鸡,像秦书宝和尉迟恭那样贴在自己家的院墙大门上。而且要一直贴到下月的六月初六,而六月六又是一个人们避不开的节日。因为公鸡在民间也是吉祥物的化身,把它贴于大门上,也是驱邪的一种说法。拧五花绳,关于五花绳每个地方都有,但是种类却大不相同。有的是往手腕上带的,有的是往脚脖子上带的,有的上面还会拴上几个铃铛。也有的把它编好了放在床头上、蚊帐边,还有放在门栓上和钥匙链上,其寓意也是吉祥祝福的意思吧。但是有一点不管种类、花样再怎么变,颜色一定是五个颜色!因为据说五色绳早在汉代就有相传,而五个颜色也代表了五行阴阳之说和,彼此相生相克。同时也是驱邪避翁的物件。当然了最离不开的还算的上是粽子了,因为是传统民俗,所以从南到北咸蛋黄粽、肉丁粽、猪油粽、三沙粽、糯米糍耙粽、数不甚数。其实关于粽子的起源,说法一直很迷。众多故事中流传最广的还是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了。其实早在上古时期,粽子这种东西就已经存在了。不过称呼不太一样,在当时,北方称它为角黍,南方称它为筒糉。不管是角黍还是筒糉,在以人民饱腹为主的上古时期,造型都过于drama,因为这种食物本来就是用来祭祀的。角黍,内含上古重要农作物黍(也就是黄小米),形似牛角。黍是上古时期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在上古时期人民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祭祀场合自然不可或缺。而牛角造型在祭祀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所以就产生了这种被将黍饭用茭白叶包成牛角形状的贡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