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曾侯乙墓国君口含21只小动物,殉棺2
多年前,曾国的国君“乙”去世,在下葬之前,几个妙龄婢女轻轻掰开曾侯的嘴,将一些黄豆大小的东西放入其中……
两千多年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曾侯的嘴里居然放了21只小动物!
说起这位大名鼎鼎的曾侯乙,中国人应该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了吧!
这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曾国国君,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
自己的知名度居然在二十一世纪如此高(只比秦始皇差一点点啦……)
所有的缘起,都始于年的那一次惊世考古大发现!
湖北随州擂鼓墩下沉睡两千多年的“曾侯”终于苏醒,他的墓葬豪华程度超出人类想象,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
件文物出土,仅是青铜器就有十吨半,黄金制品超过17斤,其中8件被列为国宝,墓葬中还有21名少女陪葬!
仅仅是曾侯乙的棺材,就重达七吨,内外两重彩棺组成。
其精美程度超乎想象,已经是国家禁止出境展国宝文物之一。
面对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多少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君墓黯然失色……
恐怕,此时此刻只有秦始皇他老人家,在地下可以自信微笑:或许他的秦始皇陵出山,方可一决雌雄!
当然,曾侯乙墓里的宝贝太多,爱学习的你一定看了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今天给大家说点冷门一点的、曾侯乙墓的有趣玩意儿……
这,便是故事一开头讲到的,曾侯乙嘴巴里含着的好宝贝——整整21件之多!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从已经腐朽的曾侯乙遗骸的口部位置,清理出这些“小家伙”的时候,在场许多人都惊讶不已……
6头牛、4只羊、3头猪、3只鸭、3条鱼、2只狗……
好家伙,整个一个微雕玉器动物园啊!
别看21件数量挺多,其实这些玉雕体积小的竟然,几乎就黄豆般大小。
最大的也只有2.1厘米×1厘米×0.2厘米。
古人死后,在嘴里放东西,其实并不奇怪。
这种葬俗从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就有发现,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对“玉”情有独钟,
这种寄托了无穷无尽美好含义的石头,也体现在丧葬习俗中。
于是,逝者口中含玉,特别是玉的形状多为蝉形,寓意羽化新生。
而曾侯乙,真的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奇男子”!
他死后当然也要含玉,但是却含了21只小动物组成了一个动物园……
仔细观察这21件微型玉雕,器小如豆,形态逼真,
就连牛角、猪鬃、鸭翅、鱼鳍等细节也雕刻的栩栩如生,堪称微雕技术的鼻祖。
而且,比起具有象征意义的“玉蝉”,曾侯乙嘴里的东西好像更接地气!
为什么他要口含这些东西下葬?
专家给出的猜测是——与“吃”息息相关……
两千多年以前,贵族们体现自己身份尊贵的标配,除了拥有金玉、青铜礼器等,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吃得好”!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只有贵族们可以尽情享用美食……
这话,到了现在有些变了味道。如今的我们,吃得越好,富贵病就越多。越有钱的人,越吃素……
唉,不知道是时代倒退还是进步……
话转回来,曾侯乙口中所含的21只动物,全部是当时珍贵食材来源——肉类动物。
因此,专家们认为,曾侯乙绝对在当时是一个妥妥的“美食家”、“吃货”!
不过,想象一下那个场面,还是挺尴尬的!再尊贵的人,死后也只能任人摆布!
虽说,21只小动物不大,但是攥在手里也是一大把,硬生生往曾侯嘴里塞,这份差事也不好干……
其实,这里有一个巧合,一个数字的巧合。
为什么不是20只或者22只,一定要是21只动物玉晗呢?
而这个21,还出现在曾侯的棺椁旁!
他的周围,有21具彩漆棺椁环绕,整整21个妙龄女子为其殉葬……
这些殉葬的女子,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也不超过25岁……
针对这个特殊的“21”,还有另一种诡异的说法:据说人死后体重会突然下降四分之三盎司,也就是21克。
因此有“人的灵魂重量为21克”的说法。
当然,我相信曾侯乙所处的时代,绝对不可能有人提出“灵魂重21克”的说法!
但是,这些真的都是巧合吗?
中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易》中,恰好对于“21”的解释非常“友好”,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
也许,这才是曾侯乙墓中处处透露着“21”的悬疑真相……
你觉得呢?有何高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