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爱胡思乱想,焦虑敏感自我怀疑5步助你

中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前段时间,《回村3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在网上爆火,虽然后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该视频令大众开始重视起“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呢?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总是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令自己心身俱疲。

“精神内耗”并非精神医学上的诊断或概念,而是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描述,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

“精神内耗”成为了网络热词后,网上有不少文章、视频对这个词进行解读,但有很多都流于表面,未深入到其心理根源。

我们从深入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角度,对“精神内耗”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看清这背后的本质,并更快走出这种状态。

01、精神内耗的表现

1、做事犹豫,行动力差,喜欢胡思乱想,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开始各种脑补做不好失败了怎么办;

2、人际关系敏感,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然后又觉得很自卑;

3、不断陷入自我怀疑和灾难化思维,感觉心身疲惫,几乎对任何事都没兴趣,还忍不住抱怨周围的一切

4、面对发生的不如意事情,总是在懊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不理性,自己没有看清楚……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台电脑,身体相当于电脑的硬件,而心理就是电脑的操作系统;而精神内耗可以比喻为操作系统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文件出现了BUG,导致操作系统的大量内存被占用,运行游戏或者软件的时候卡得要命。要是这台电脑会说话,肯定会喊“我好累啊”。你或你的电脑,有没有类似的状态?

其实,精神内耗不是精神医学上关于疾病的诊断,而是心理学理论的一种对精神心理状态的描述。从精神医学的角度,它是一种焦虑为主抑郁为辅的状态。如果你去精神科就诊,有可能达到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那从多学科诊疗(MDT)角度来讲,所谓的精神内耗实际上是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不当归因导致的一种焦虑抑郁状态。一种是完全内归因,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不断自我否定(我是个笨蛋…),从而导致内心自卑,焦虑抑郁;第二种是完全外归因,把责任归咎于他人和社会(到处是垃圾人、这社会太不公平了……),非常委屈甚至愤怒,觉得自己经历过的事太不公平了。

无论是上面哪一种归因模式,都容易产生强烈负性情绪的:焦虑、压抑、无助、愤怒,甚至觉得屈辱。而当我们出现强烈负性情绪的时候,思维内容也是负性的,只想坏的不想好的,把事情想得非常糟糕,这就是灾难化思维,也会以偏概全,导致认知更加扭曲。

像“二舅”,如果当初他一味完全内归因,觉得自己太倒霉了,人生完全没有希望了,那很可能陷入严重抑郁状态甚至罹患重度抑郁症,从此一蹶不振、躺平甚至自杀;

如果他当初一味地完全外归因,一味责怪给他打针的医生,那么他很可能走极端,去报复对方,最终酿成悲剧。

这种精神内耗的状态继续发展下去,恶性循环,容易发展为焦虑症、抑郁症和人格障碍。

02、如何治愈精神内耗?

修复电脑操作系统的BUG相对容易,找个专业人士升级一下,甚至格式化,装个更高级的系统就行了。但是人的精神内耗,该如何高效治愈呢?其实道理是类似的,你需要升级自己的心灵系统,甚至塑造出高逆商,具体怎么做?我们是在深度催眠下精准化修复创伤,对病理性记忆进行编辑,而后建立积极的认知,学会自我反省,快速塑造出高逆商!但是,我们想自我疗愈,该如何做?我提供以下5个步骤供参考:

1、首先,你自身要对精神内耗的本质有深入科学理性的认识,这是非常关键的。你要知道精神内耗的本质是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再加上归因模式出了问题,暂时可能还达不到精神障碍的诊断程度

2、进一步认识到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的来源:一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互联网。如果说我们的父母对此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掌握高效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改变对我们的教育方式,重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有助于我们精神内耗的迅速缓解;对于其他来源的创伤,如果现实中能够修复,则尽量修复;

3、改变错误的归因模式:我们不能完全的内归因或外归因,而要学会综合性归因,首先,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先自我反省,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也要看到一些客观的因素。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也尽量避开不利的客观因素,这可以逐渐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4、尝试一下我们自创的“六六大顺法”开启自我突破的良性循环。“六六大顺法”分为6个步骤:觉察,停下来,放松,积极思维,行动起来,事后自我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六步中最重要一步是积极思维,就是有意识往积极的方向去考虑;最后一步自我肯定时,一定要把自己取得的突破和进步,跟自己最糟糕的时候比,千万不要跟自己想象中的目标去比,这样有利于看到自己的打破原有的恶性循环,慢慢形成良性循环。

练习“六六大顺法”时,最好从易到难,先在遇到一些比较小的困难和焦虑情绪时有意识地练习,慢慢建立这种积极应对模式,当遇到大问题和非常焦虑的时候,也不容易情绪崩溃了。

有时候,如果光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的话,要学会求助他人:比如爸爸妈妈,你信任的亲戚好友或老师,甚至是专业的精神心理方面的专家,让自己快速提高;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相当于一个个BUG的修复,等所有BUG都被修复后,等于电脑整个系统完成了一次升级迭代,释放了更多内存,电脑的运转更加高效。而你的精神内耗得到治愈之后,人会变得更加积极自信,逆商更高,就更有可能实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种目标了。

5、从一生的高度看待目前的“精神内耗”。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逆商往往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有了高逆商后,即使暂时的落后和失败,我们也不必气馁,而是有意识地自我反省、不断提升,勇敢地战胜困难,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实现螺旋式上升,才更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03、父母别拿“精神内耗”指责孩子

另外,很多父母并没有了解到精神内耗的心理根源,而是望文生义,倾向于认为深陷“精神内耗”的人就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比如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总是唉声叹气,总因为一些在父母眼里根本不用纠结的事儿而纠结,就有可能会指责孩子,“你整天瞎想些什么呢?”、“我好吃好喝地供着你,没让你吃苦,你反而自找苦吃!”、“你自己总是精神内耗折磨自己干啥?你总是钻牛角尖!”

父母的指责、批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引发冲突与矛盾,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亲子关系恶化,孩子的情绪问题更严重。

而且,很多孩子不了解精神内耗的心理根源,在父母的指责下,他们一方面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容易认同自己是“精神内耗”,产生自我否定,认为这些痛苦都是自找的,自己不够豁达、宽容和积极,一味地内归因。这更容易导致孩子罹患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

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正出现所谓的“精神内耗”,遇事总是纠结、焦虑,千万不要指责,父母反而要赶紧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并利用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及积极引导,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交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烦恼。

如果孩子确实遇到了现实困难,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想办法面对、解决。如果现实困难一时难以缓解,又或者其实现实问题不大,但孩子明显过分焦虑、灾难化思维了,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

而且,为什么孩子容易精神内耗?这背后有什么叠加性心理创伤和扭曲的认知?这跟父母的哪些家庭教育方式可能有关系?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寻找,并尽量解决。

只有这样,孩子才更有可能真正地从精神内耗中走出来。

另外,想提醒广大父母,我们在学习、了解精神心理学知识时,要注意甄别,切勿人云亦云。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后,会积极地上网搜相关的文章、视频,甚至购买相关书籍,学习精神心理学的知识。这一点值得肯定,也是父母进行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的第一步。

可是心理学的流派非常多,所谓的“心理专家甚至大师”满天飞,这里面有些所谓的心理学解读其实是低效的、甚至是有误导性的。如果父母照搬的话,不但可能帮不上忙,甚至还会帮倒忙,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更严重。

我们在临床中曾遇到一位患者母亲,对于患者父亲在家庭中的很多行为,她是这样与患者描述父亲的,“爸爸是爱我们的,只不过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爱”,她还向我举例了很多患者父亲不当的表达方式。

我问她,“为什么要用‘窒息’这个词来形容?”

她说,她曾看过一些心理学文章,也参加过一些心理学培训班,有心理咨询师用“窒息的爱”一词来描述部分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她觉得非常形象,所以便一直引用。

我能理解这位母亲的感受和想法,她之所以觉得这个词很形象,是因为丈夫的一些做法让她觉得很压抑、很无奈、甚至是气愤,甚至不排除当她产生这些负性情绪时,感觉有点胸闷。所以她一听这个描述,心里就认可了。

但我告诉她,“窒息”这个词本身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如果她经常在孩子面前这样形容父亲的爱,孩子很容易在无意中受到心理暗示,以至于一想到父亲就感到压抑,还可能不断恶化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本来就遭受了很多来自父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听了母亲的解释以后,将“父亲”与“窒息”反复联想到一起,随着病情的发展,孩子更容易出现胸闷、喘不过气的躯体化症状。

我建议这位母亲以后尽量别用这个词来形容丈夫的爱,并引导她意识到丈夫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未掌握科学的、有智慧的教育方式,才对家人造成心理创伤。

所以,如果一定要对他的爱进行描述,我们可以用“盲目的、无知的爱”来形容,同时也要指出,只要丈夫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学习真正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方式,懂得良性沟通三部曲,改变爱的表达方式。

对于父亲的改变,妈妈和孩子也要给予及时具体化的肯定,才能帮助父亲将这种盲目的、无知的爱转化为有觉悟的,或者有智慧的爱。

除此之外,很多来自于精神分析流派的用词也不妥当,过于负性,比如“父母有控制欲”、“父母爱控制孩子”、“孩子得病其实是对自己的攻击”等等。

这些解释不但牵强附会、缺乏科学依据,还扭曲了父母的出发点,很容易恶化亲子关系,孩子的情绪波动变得更大。

所以,父母在学习精神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多看、多听、兼听则明,尽量选择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快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心身健康的方法。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2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