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强枭雄终落幕
尽管30万人被打得只剩下了2万多人,尽管无数人在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自己,尽管2年的努力,转瞬之间就化为了灰烬。但是,李密并没有灰心丧气。
面对失落的部下,他很快就提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战略:南守黄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再取东都。
但是,李密的部下们,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一次李密输的实在是太惨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一败涂地。
手下最能打的大将,裴仁基、裴行俨、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单雄信等人,要么成了王世充的俘虏,要么临阵倒戈当了叛徒。
手下忠心耿耿的谋士要么提前死了,要么被俘给杀了,护军柴孝和战死、左长史房彦藻被杀、第一任左司马杨德方战死,右司马郑德韬战死,第二任左司马郑颋被俘,随后被杀、记室祖君彦被俘,随后被杀(长史和司马相当于李密的宰相)。
放眼望去,李密虽有2万多的人马,但是心腹只剩下了一个战将王伯当。
另外,这2万多将士,大部分都是翟让旧部和投降过来的骁果军。一早就跟着李密起家的内军,经过宇文化及一战和这一战,早已寥寥无几。
所以,看似2万多人马,大家却各怀鬼胎。于是,那些将领们否定了李密的方案:“众心危惧,人情不愿,难以成功。在河阳待下去,士兵将四散而逃,望主公明鉴!”
李密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胜负乃兵家常事,当年瓦岗寨只有1万多人,他用了不到两年,就让变成了30多万。这一次他还有2万多人,而且还有那么多地方效忠自己,怎么就难以成功了呢?
他用恳求的眼光看向了王伯当,王伯当却看着他一言不发。他又扫视了一圈其他将领,那些将领却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他,完全没有了往日自己害怕的神情。
李密这才意识到,人心已经彻底的散了。
自己不吝钱财,每次战利所得,都分给这些人,可是危难时刻,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力挺自己。看来,他们已经随时准备投奔新老板了,也许,还会有人拿自己的脑袋给新老板当见面礼吧。
人心难测,人心难测啊,一股巨大的悲痛从李密的胸中喷薄而出。“孤所恃者众也,从既不愿,孤道穷矣!”说罢,他抽出了长剑,就朝自己的脖子抹了过去。
幸好,在最危机的时刻,王伯当一个箭步飞奔过去,夺下了李密手中的长剑,抱着他就嚎啕大哭。按道理讲,这出嚎啕大哭的悲情戏上演之后,其他将领们应该也被感动,然后听从李密的指挥,回头再战才对。
但是,那群刚归附的骁果军将领们完全无动于衷。此时此刻,他们只想去一个地方——老家关中。李密,没人和你有什么交情,你就尽情的哭吧,哭完之后西进关中就行,不然老子们宰了你。
看到除了王伯当之外,没有一个人有回心转意的迹象。李密终于明白了他们这群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白眼狼的用意。思考良久之后,他不得不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奔赴关中,投奔李渊。
这只连战连捷了2年的猛虎,就因为这一次大败,就在突然之间,主动的钻进了铁笼之中。从此,他在江湖上的无数传说,开始变成了一段又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故事。
公元年10月初,李密、王伯当、魏征等一行2万多人,来到了长安。
可是,一到长安之后,李密就发现,自己完完全全的走错了这一步。不是没有人对他忠心,而是他投降大唐的太过着急了。
听说他投降之后,他原来的手下大将李育德、刘德威、贾闺甫等人,随后便率领部下也归降了唐朝。
还有,他手下原有的大部分地盘,都没有向王世充投降,而是归附了徐世绩。
后来,李渊派魏征去招抚徐世绩时,徐世绩表示:这里的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果上表献百姓土地,则是利用主人的失败,当作自己的功劳求得宝贵,我实在以为耻。
然后,徐世绩便写了封书信让长史郭孝恪送往长安,交给了李密,再由李密将奉表呈给了李渊。
李渊对徐世绩的忠心大加赞叹,当即下令赐予了徐世绩李姓,从此,他变成了李世绩。
李密看到还有这么多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之后,日日夜夜,辗转难免,悔恨交加。
更可气的是,李渊虽然赐给了他上柱国、邢国公的爵位,但是,只让他做了一个从三品的光禄卿,相当于大管家,掌管皇宫的帐幕器物、百官朝会的膳食等等。
唐朝的大臣们也很会见风使舵,看到李密不受待见,有的也跟着歧视李密,有的干脆直接向李密索要贿赂。搞的李密非常的郁闷。
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作为光禄卿,每次李渊大宴群臣时,他还要向李渊进奉食物。
曾经的枭雄,竟然成了看守器物的门岗;曾经的王者,竟然成了砍瓜切菜的大厨。
每次宴会之后,李密都仰天长叹,悔不当初。王伯当看到主公如此被人欺侮,也是愤恨难当。一个多月之后,两个人的心中,终于又一次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于是,李密便开始向当年的刘备学习,去忽悠李渊。小弟我在大唐只吃饭不办事,影响很不好。现在正好山东各地不愿归附王世充,老哥可以派我过去招抚他们,他们都是小弟的老部下,肯定会听我的归附大唐。
没想到,李渊竟然和当年的曹操一样,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而且,随后的剧情还和《三国演义》一模一样,李渊手下的一大批谋士,开始劝谏李渊,这是放虎归山。但李渊却认为,这是鹬蚌相争,可以坐收渔利。
另外,李渊还让李密的心腹贾闰甫,跟随李密一起出征。临行之前,李渊还让李密和贾闰甫同登御榻,喝酒盟誓:“大丈夫一言千金,有人执意不让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问也。”
不过,李渊也留了一个后手,只让李密带走了1万原部下,剩下的1万人留在了华山。
尽管如此,李密还得意的笑了。1万人已经足够了,凭借我的威望和才智,只要到了山东,必然一呼百应,所向披靡。
《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逃脱曹操时的心情为:“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此时的李密,想必也是如此。
只是,此时李密的运气远不如刘玄德。他所带走的1万人里,刚好就出现了一个叛徒——长史张宝德。
此人深知李密不会屈于人下,必然反唐。但他,已不愿跟随李密再受创业漂泊之苦。于是,他迅速的给李渊上了一封秘折,言辞恳切的表示:
李密好比刘备是天下英杰,王世充只是袁术,如跳梁小丑。让刘备去打袁术也许可以坐收渔利,但也是放虎归山,必将为自己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
李渊和当年的曹操一年,放掉李密之后,本身就有点后悔了。看到这封密折,顿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搞不好,要成曹操第二啊。于是,他赶紧下诏,让李密单骑入朝,另有他用。
收到诏书之后,李密大惊,意识到阴谋已经败露,回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决定杀掉使者占领桃林县(今河南灵宝市),然后北渡黄河直奔黎阳。
但是,他的心腹贾闰甫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劝说李密先顺从李渊,再想办法逃往山东。
听到贾闰甫的这番言论,李密又想起了一个月多前,在河阳时那些将领,让他投降唐朝的片断。如此关键时刻,怎么还有人让他去投降。于是,他悲从中来,伤心不已:“君可是我的心腹啊,怎么能够说出这种话?”
但是贾闰甫明显已经被李渊收买,不但不支持李密,还以“主上待明公甚厚”为由,据理力争。最后惹得李密提起大刀,就向他砍了过去。
不过,王伯当又站了出来,替贾闰甫求请,李密这才放了他一命。随后,贾闰甫连夜逃往了熊州(今宜阳),向唐朝熊州行军总管盛彦师汇报了李密反叛之事。
贾闰甫走后,李密意识到事情紧急,立刻挑选了几十位勇士,打扮成女人模样,将兵器藏在裙子下面,火速赶往了桃林县。
他们诈称受皇帝之命,准备回京,要将妻妾安排进县衙。县令并没有丝毫怀疑,便将李密等人放了进去。一通厮杀之后,李密顺利占领了县城。抢夺了不少物资和人口,又一路向东狂奔而去。
因为贾闰甫已经告密,所以,李密不敢再逃往黎阳,只好声东击西,一面对外四散谣言,自己要去黎阳。一面偷偷的派人去襄阳,让旧部张善相出兵接应。
可惜,这个把戏没有逃出唐朝熊州行军总管盛彦师的眼睛。他料定李密必然要逃往了襄阳,便在李密的必经之地,埋伏下了数千精兵。
年1月20日,李密果然出现在了山谷之中,盛彦师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李密、王伯当等人当场战死。
李密死后,尸首被送回了长安。李渊又派使者将李密的尸首送到了黎阳。李世绩率军面朝北向,对着李密的尸体行君臣之礼叩头三次,嚎啕大哭。一时间,三军之内、声泪俱下,感人至深。
随后李世绩便将李密安葬在了黎阳山南。年,李密墓被发现,墓碑之上,刻有魏征为其撰写的,评价极高的墓志铭,其中有几句为:
“公体质贞明,机神警悟……轻一夫之勇,学万人之敌。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濮州刺史杜才干,原是李密旧将,听闻李密已死,痛心不已。于是率人到滑州,设计砍下了邴元真的头颅,带到李密的坟墓前祭奠之后,归顺了唐朝。
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人,虽被王世充所俘,但因不耻王世充的奸诈,也于年归降了唐朝,被纳入了李世民麾下。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则想设计杀掉王世充,但事情败露,最后被王世充所杀。
一代英豪,就这样结束了他极其灿烂而短暂的一生,时年仅仅37岁。
他出身高贵,辽东李氏四世三公,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为隋朝上柱国。
他天资聪颖,从小牛角挂书,被当朝宰相,天下第一名将杨素格外赏识。
他雄心壮志,从不甘于人下,以拯救天下为已任,第一个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他坚强不屈,屡次死里逃生,两年时间,辗转逃命里,全家被杀,在最落魄的时候,也能写下“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的霸气诗句。
他有勇有谋,以一已之力,打败了整个隋朝的几十万精锐。
但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在突然之间,就失败了,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感叹创业的艰辛,命运的不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78.html